首頁>要聞 要聞
難民潮或催生中東新變化 歐美態(tài)度令人失望
包括數量眾多的敘利亞難民在內,全球二戰(zhàn)以來最大的難民潮,正在沖擊中東和歐洲國家。
分析人士認為,洶涌的難民潮是美國和歐洲插手中東國家內政,致使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乘機做大,導致民眾被迫逃離戰(zhàn)火的產物。難民潮正在“清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東的肆意干涉,也在中東醞釀新的變化。
中東安置難民壓力大
持續(xù)不斷的敘利亞難民潮,不僅給歐洲帶來了大麻煩,更讓周邊國家十分頭疼。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報道,自2011年3月敘利亞內亂發(fā)生以來,已有大約1100萬敘民眾被迫逃離家園躲避戰(zhàn)火,占總人口的50%左右,其中約400萬淪為難民。
截至目前,土耳其接受了大約190萬敘利亞難民,占敘難民總數的近一半,其中140萬人安置在簡易難民營中。土耳其接受難民的能力已幾近窮盡。
伊拉克本身處于戰(zhàn)亂狀態(tài),無論是經濟、政治還是安全方面,均不適合接受難民。即便如此,伊拉克依然接收了24.9萬名敘難民。黎巴嫩收留的敘難民數已經達到110萬人,相當于黎巴嫩本國人口的25%。約旦境內的敘利亞難民人數也達62.9萬。
如此眾多的難民,不僅敘利亞周邊國家難以安置,也給當事國在環(huán)境、治安等方面帶來諸多社會問題。
而每每以敘利亞民眾權益“保護者”面目出現的美國,卻在接收敘利亞難民問題上表現得麻木、遲緩,缺乏應有的擔當,遭到國際社會的強烈指責。
數據顯示,4年來,美國僅接收了1500名敘利亞難民。有媒體諷刺道,對于一個以移民傳統(tǒng)為榮的國家,美國的做法簡直是一個笑話。
德國反對黨左翼黨議會黨團副主席扎赫拉·瓦根克內希特指出,美國應為歐洲面臨的難民危機承擔主要責任,敘利亞、伊拉克等國的亂局和暴力是西方領導的戰(zhàn)爭造成的惡果,也是該地區(qū)大量難民出逃的原因。
歐美態(tài)度令人失望
近日,國際難民權益組織等公開批評,美國在難民安置問題上“做得太少”,呼吁美國修改相關移民政策,向更多來自戰(zhàn)亂地區(qū)的難民敞開大門。
面對國際壓力,美國白宮發(fā)言人歐內斯特10日表示,奧巴馬總統(tǒng)已要求在2016財年接收1萬名敘利亞難民。但這一數目委實太少,不足黎巴嫩接納敘難民人數的百分之一。
歐洲方面,盡管進入整個歐洲的難民數尚不足黎巴嫩收容的敘利亞難民的三分之一,但一些歐洲國家在如何接納難民問題上相互推諉,不肯作為。盡管德國呼吁歐盟其他國家在難民安置問題上有所擔當,但響應者寥寥。
一貫積極支持敘利亞反對派的海灣阿拉伯國家更是無視敘難民問題。沙特通訊社報道,沙特境內有250萬敘利亞人,是收留敘利亞人最多的國家。但知情者指出,這些敘利亞人并非難民,而是務工人員。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歐洲和海灣國家一直是敘利亞反對派的堅定支持者,不惜以大量資金相助,甚至還曾多次召開旨在援助敘利亞反對派的會議。但在敘難民問題上,這些國家卻躲躲閃閃,搪塞推諉,遲遲不肯伸出援手。
中東醞釀新變化
受敘利亞等國家內亂外溢的影響,屢屢干涉、顛覆別國政權的美國和歐洲,在此次難民潮中也終于嘗到自釀的苦酒。
至于甘當美國馬前卒的海灣國家則為自己在敘利亞問題上的言行埋單——沙特遭到來自“伊斯蘭國”的多次襲擊,科威特也未能幸免。分析人士認為,提供援助和接納難民只是揚湯止沸,只有讓敘利亞恢復和平穩(wěn)定才能最終消除難民問題,歐洲和中東的難民潮才可能退去。
黎巴嫩《消息報》日前披露,俄羅斯倡議建立由敘利亞、沙特、土耳其、約旦組成的四國反恐聯盟,共同打擊以“伊斯蘭國”為主的激進武裝。對于俄羅斯的倡議,敘利亞深表同意,土耳其沒有反對意見,約旦表示“歡迎”,沙特也表示同意。
分析人士認為,西方一意孤行,支持敘反對派,不僅沒有推翻巴沙爾政權,反而催生出“伊斯蘭國”這個怪胎。在難民潮的沖擊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可能會重新審視其中東政策。
目前,美國在敘利亞問題上需要的是一個體面的臺階。俄羅斯呼吁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打擊“伊斯蘭國”組織,無疑為西方國家提供了這樣一個臺階。在“伊斯蘭國”和難民潮的雙重沖擊下,如果西方國家繼續(xù)執(zhí)意推翻巴沙爾政權,是否會催生出其他更激進的恐怖組織很難預料。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難民潮 美國 歐洲 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