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藏聞逸事藏聞逸事
古董收藏大咖埃斯卡納齊的收藏故事之器物篇
令人著迷的成化官窯
斗彩雞缸杯 成化款 直徑8.3cm 玫茵堂收藏 現(xiàn)為劉益謙收藏
多數(shù)成化官窯瓷器保存在博物館里,這是一件好事,卻也限制了讓人上手感受的機會。這真令人遺憾,因為它們可以提供視覺和觸覺的雙重享受。朱塞佩說它們是唯一蒙著眼睛也能精確賞鑒的器物。成化官窯的稀有和精美也被20世紀60年代后的市場所承認。一件來自于阿爾弗雷德·艾克雷德爵士收藏的斗彩小酒杯在1966年的售價是6000英鎊,而在13年前僅拍出170鎊?,F(xiàn)收藏于克利夫蘭藝術(shù)博物館的一件和坎利夫碗有著相同花紋的成化官窯碗,是以36英鎊的低價購于戰(zhàn)時1940年倫敦蘇富比的尤摩弗帕勒斯收藏拍賣會。1967年,它的售價已增至16600英鎊。1973年, 另一只黃蜀葵紋官窯碗以13萬英鎊的價格售出,這只碗現(xiàn)收藏于日本大阪的東方陶瓷博物館。1999年,朱塞佩獲得了一只來自里博德·朱夫斯夫人收藏的成化斗彩雞缸杯,這只杯子以2650萬港幣(約200萬英鎊)的價格購于蘇富比拍賣會,這創(chuàng)下了當時明代斗彩器物的世界紀錄。
元青花之美
青花鬼谷下山圖罐 元代 高27.5cm 直徑33cm 私人收藏
朱塞佩拍下了另一件成交價居當時中國藝術(shù)品之首的青花大罐,名噪一時。罐子描繪了古代謀略家、思想家鬼谷子由虎豹驅(qū)乘下山的情景。包括此件在內(nèi),繪有人物故事的元青花罐僅傳世8件,每件上所繪故事各異,都來自文學(xué)作品或當時流行的雜劇戲曲。這件青花罐的主人原是荷蘭海軍陸戰(zhàn)隊的哈羅·凡·莫馬特男爵上校,他在1913年至1923年駐扎北京時買下了它。這件青花罐在倫敦佳士得上拍時估價超過50萬英鎊, 這正巧也是拍賣行私下首次向朱塞佩展示這件青花罐時,他給出的私下銷售的出價。隨著拍賣日期的臨近,這件罐子備受矚目,估價也隨之攀升,佳士得的職員都在拿它的最終成交價打賭,最大膽的猜到800萬英鎊。誰知,朱塞佩最終拍下它的含傭金價幾乎是800萬的兩倍,達到1570萬英鎊。就如他那時所說,這件元青花大罐是他45年從業(yè)生涯中得到的最好的瓷器。這次拍賣由休·艾德米蒂斯主持,他在隨后的采訪中披露了這次交易的一些秘聞:“最終拍下這件青花罐的是朱塞佩·埃斯卡納齊,當今世界古董商的領(lǐng)軍人物。拍賣前一天他提出要和我談?wù)勊母倶朔绞?。他告訴我說如果他戴著眼鏡,就說明他在競拍,如果眼鏡被摘掉了,就表示他不出價了。但是,拍賣當天他打電話來說自己改變了原先的計劃,因為如果他一直不舉牌看起來會很奇怪,所以他決定會競價到一定階段,然后退出,如果戴上眼鏡就表明他又重回競拍。當時的情況也確實如此,他在一路拍到800萬時就退出了,從那刻起,我就開始密切關(guān)注他什么時候又戴上眼鏡。麻煩的是,他的眼鏡框居然是肉色的。最終,朱塞佩成了場上最后的贏家。
釉里紅梅瓶的故事
釉里紅海水龍紋梅瓶 明永樂 高41.2cm 玫茵堂收藏
在明永樂釉里紅海水龍紋梅瓶的鑒定中,科學(xué)檢測也扮演重要角色。據(jù)朱塞佩所述:1960年到1970年的10年間,李雪曼幾乎每年都會拜訪紐約的古董商戴潤齋,只為了買下一件永樂釉里紅海水龍紋梅瓶。有人說戴潤齋20世紀30年代在上海買下了這件梅瓶,或是50年代初在波士頓的一場拍賣中買下的。而戴潤齋自己則沉默寡言,緘口不提梅瓶的來歷。李雪曼同樣惜字如金,結(jié)果就是他們面對面坐著,一起盯著梅瓶。末了李雪曼會開口問價,戴潤齋出價,然后李雪曼起身離開,這樣的情景每年都上演一次。每當李雪曼再次登門說愿意讓步,接受戴潤齋去年開出的高價時,就會發(fā)現(xiàn)梅瓶又漲價了。價錢漲到100萬美元的時候,李雪曼終于心有不甘地放棄了。他問我如果我能拿下這只梅瓶,可否優(yōu)先轉(zhuǎn)賣給克利夫蘭藝術(shù)博物館。其實早在李雪曼之前,約翰·波普就曾想為弗利爾美術(shù)館買下這件梅瓶。波普對這件花瓶情有獨鐘,因為他熟悉另一件伊朗阿德比爾寺收藏的類似的青花梅瓶,1956年波普曾為它出版著錄。他甚至將釉里紅梅瓶存放在位于華盛頓的博物館一年,只可惜他無法籌集到戴潤齋在1959年9月開出的20000美元。
1988年,我聯(lián)手也有意此梅瓶的藍理捷,終以高出當年戴潤齋向李雪曼開價的兩倍買下了它。我當即聯(lián)系克利夫蘭藝術(shù)博物館,但那時李雪曼已經(jīng)退休了。新館長艾文·特納博士覺得對于一件瓷器而言,這個價格貴了些,恐怕李雪曼也會同意他的看法。于是我們把它賣給香港一位很有名望的收藏家,他當時欣喜若狂得幾欲落淚,連連感謝我們讓他擁有了這樣一件珍寶。誰料,我們將它親手送到香港藏家那里,兩周后他卻突然變卦, 取消了交易!這件梅瓶確實與眾不同,又從未公開發(fā)表,所以讓藏家們有些疑慮,當然包括那位香港藏家。曾為伊斯坦布爾托普卡帕宮博物館的中國瓷器收藏編寫過三卷圖錄,專門研究中國瓷器的著名學(xué)者康蕊君經(jīng)過鑒定,認為這件梅瓶為真品,朱湯生和瑪格麗特·麥德里也贊同這個觀點。1980年,麥德里見到這件梅瓶并留下了深刻印象,在1989年的《東方藝術(shù)》雜志發(fā)表了關(guān)于這件梅瓶的文章,將它形容為“一件設(shè)計獨特的杰作,讓制瓷者和鑒賞家贊嘆不已的中國陶瓷藝術(shù)的非凡代表作”。此外,梅瓶于1989年5月被送往牛津鑒證所的實驗室進行熱釋光鑒定,無論是釉面的電子探針分析,或是瓷胎的原子吸收分析,都得出了正面結(jié)果。最后3位著名的中國學(xué)者,景德鎮(zhèn)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新園教授、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汪慶正,以及故宮博物院古陶瓷鑒定權(quán)威耿寶昌也一致認為它是真品。
艾惕思爵士(1914—1983)曾寫過一篇關(guān)于釉里紅瓷器的文章,收錄于1957—1959年版的《東方陶瓷協(xié)會會刊》。艾惕思爵士是位外交官兼學(xué)者,同時還是鑒賞家。他收藏的精美中國瓷器現(xiàn)藏于大英博物館,為博物館的中國館藏增色不少。他文章中有一段簡短卻引人注意的腳注,說他曾在故宮博物院的倉庫中見過一件瓷瓶,與我們的梅瓶有很多相似特征。1993年10月中旬我和夫人勞拉在北京時,決定去看看我們釉里紅梅瓶的中國伙伴。我們中國外交部的朋友任小平拿著釉里紅梅瓶的照片去了博物院辦公室,詢問館長是否真有一件與我們的梅瓶是“一對”。我們補充說故宮的那件也許沉睡于倉庫,因為在博物館的出版物或展覽中全然不見它的蹤影。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友好并耐心地陪著我們找了3天,終于在第3天下午我們準備離開時,來了一位管理員。他剛從遠處的倉庫趕來,手中緊抱著多年前艾惕思爵士描述的那件梅瓶。這真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睡美人”——碩大的器型,特別的輪廓,細密的瓷胎,與我們的梅瓶簡直一模一樣,唯一的區(qū)別就是銅紅釉的發(fā)色不同。當然,如果它們連顏色都一樣,可就是世所罕見了。眾所周知,銅紅釉燒制時不甚穩(wěn)定,溫度上細微的不同就會造成釉色的差別。故宮的梅瓶隨后被耿寶昌先生發(fā)表在他明清瓷器的相關(guān)著作中。最近,兩本關(guān)于景德鎮(zhèn)珠山明永樂御窯遺址出土瓷片的書中,也收錄了一件器型較小,卻有著相同海水龍紋的釉里紅梅瓶。我們的梅瓶,則令人驕傲地入藏世界頂尖中國瓷器收藏之一的玫茵堂。
被人遺忘的碧玉水牛
鎏金銅座碧玉水牛 清代 金底座有乾隆年款 長20.8cm 私人收藏
位于索爾茲伯里的英國本土拍賣行伍利沃利斯在2009年5月22日上拍了一件罕見的18世紀碧玉水牛。它為乾隆皇帝御制,配以鎏金底座帶四字乾隆年款,可算乾隆玉雕中最完美的作品之一。這件玉牛被其主人揚伯拉伯爵五世薩克維爾·喬治·派亨為了安全原因在銀行的保險柜里存放了70年,他是在1938年于倫敦以當時的高價300英鎊購自約翰·斯巴克的。戰(zhàn)爭時期,玉牛被存放于銀行,包裹著報紙并置于標有“瓷器”字樣的木盒之中,從1948年伯爵去世后就一直被人遺忘在那里。直到伯爵移民南非的女兒黛安娜·米勒夫人2005年返回英國清理家族遺產(chǎn)時,才在銀行保險柜里發(fā)現(xiàn)了玉牛。由于之前伍利沃利斯拍賣行助其家族拍賣過銀器,她便把這件玉雕連同原先包裹的報紙一起送了去。
拍賣前,玉牛在倫敦展覽了幾天,拍賣行還在網(wǎng)上大做宣傳,希望在世界范圍尋找潛在的買家。預(yù)展時菲利浦說道:“這是件對歐洲和中國買家兼具吸引力的物品,成色上佳且雕工精湛,任何同類玉雕都會相形見絀。”索爾茲伯里的拍賣現(xiàn)場的所有買家只能站著,太多競投者都申請電話競投,以至他們連線路都不夠用。玉雕預(yù)估為50萬英鎊,起拍于15萬英鎊。拍賣場中的丹尼爾在與其他買家多輪較量后,終于以340萬英鎊將其買下。事后有消息透露,當時和丹尼爾競爭玉牛的,是一位受大陸客戶委托競投的香港古董商。第二天,這場拍賣會就上了新聞頭條,不僅因為遠遠領(lǐng)先的價格紀錄創(chuàng)造于一家倫敦之外的英國地方拍賣行,同時也因為西方買家終于在中國藝術(shù)品的拍場上壓倒了來自中國的競投人。
編輯:陳佳
關(guān)鍵詞:古董收藏 埃斯卡納齊 收藏故事 器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