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藏聞逸事藏聞逸事
朱家溍透露:宋徽宗名畫差點歸為贗品
宋徽宗的《聽琴圖》
中華書局最近出版了一本品評我國故宮頂級寶物的書籍——《故宮藏美》,從古代書畫、工藝美術、清宮戲曲3個方面講述故宮國寶往事。此書插圖精當精美,每一幀后面都有著作者朱家溍親歷親聞的趣味故事,及其對世事人生的精彩點評。
朱家溍(1914年-2003年)生長在一個文物收藏世家,1946年起入故宮工作57年之久,一生寓目過大批國寶級文物,是我國現(xiàn)代文史大家,故宮文物鑒定專家。在這本書里,他縱談古代書畫流派風格、收傳次序,文物真假辨識,另辟蹊徑別有洞天。
一場官司讓名畫誤作贗品
《聽琴圖》在今天看來無疑屬于無上妙品。這幅畫從北宋保存到現(xiàn)在800多年還那么干凈漂亮,能見識真容者無不嘖嘖稱奇。朱家溍透露,此畫差點被打入贗品行列,在黑暗箱子中封存十多年。
1933年,當時的故宮博物院院長易培基被指控盜寶,本是一件冤案,但原告不撤訴,要求繼續(xù)調查。于是有人提出一個辦法——清查故宮博物院藏品中有沒有假古董,如果有,那就是易培基以假換真盜走了。
這個辦法的前提是,清宮中絕無假東西,因為無人敢冒欺君之罪貢獻假貨。但實際上,清代自乾隆、嘉慶以后,皇帝根本不怎么有興趣欣賞古文物,外省官員遇有萬壽節(jié)日,貢品中卻照例還是會送上一些文雅物事,他們知道皇上不怎么看,于是有膽大的就弄一些假書畫假銅器糊弄皇上,贗品得以流入宮中。
民國審理易培基案,不信任故宮博物院內的專家,另行聘請社會上的名畫家黃賓虹到故宮執(zhí)行鑒定任務。黃先生手頭一翻,翻出大批假古字畫,就包括《聽琴圖》,另外裝箱,由法院貼上封條,認為是被易培基調換過的。
到1949年,朱家溍在與馬衡院長聊天中,故意隨便說了一句“法院封存的箱子,現(xiàn)在可以打開了。”馬衡不置可否,朱家溍就把封存的箱子逐一打開,一箱一箱看過。他從箱子中發(fā)現(xiàn)了宋徽宗的《聽琴圖》,宋代馬麟的《層疊冰綃圖》,經(jīng)考證都是真跡。就這樣,《聽琴圖》重見天日。
盜寶太監(jiān)用口水抹掉乾隆題字
故宮博物院藏了一件唐代歐陽詢行書《張翰思鱸帖》,在末行文字“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鱸魚,遂命駕而歸”的后面,有八個被刮的字跡。另一件宋代蔡襄行書《遣使持書帖》,末一行“謹空”二字后面也有八個字痕和一個印痕。
朱家溍透露,《張翰思鱸帖》在清乾隆年間進入皇宮內府,末行之后被抹掉的八個字,是乾隆御題“妙于取勢、綽有余妍”。蔡襄《遣使持書帖》末行之后也是乾隆帝御題,為“淳澹婉美、玉潤金生”八字。
這二帖與另外十大名家法帖合成《法書大觀》一冊,但在清亡后的《故宮物品點查報告》中見不到登錄,屬于清室善后委員會漏點了的文物。日本侵華戰(zhàn)爭發(fā)起后,故宮古物南遷,留守人員在各宮殿繼續(xù)搜集原藏物品,在漱芳齋前檐木炕的炕板下,發(fā)現(xiàn)《法書大觀》被夾在幾個破坐褥中間。
這一發(fā)現(xiàn)引起了不少猜測。朱家溍提出一個看法,認為這是溥儀未出宮前,太監(jiān)準備盜走,一時又沒有找到適當?shù)臋C會,就暫且放在炕板下等待時機。當時的盜竊者對于清代皇帝御題和寶璽尚有顧忌,所以把《法書大觀》十二帖的御題和寶璽全部去掉。從痕跡上看,很有可能是用手指蘸了口水匆匆抹掉的。
抗戰(zhàn)勝利后,故宮博物院準備影印出版珍貴的《法書大觀》,當時的院長馬衡囑朱家溍撰寫收傳說明,但又很忌憚“盜竊”之類提法。朱還是留了一手,沒有下斷語。50年后,才終于說出真實看法。
傾其收藏捐贈國家
孫若茜
據(jù)《蕭山朱氏宗譜》載,自朱文公朱熹到朱家溍這一輩,為第二十五世。民國成立時,朱家溍的父親朱文鈞任職于財政部,擔任參事、鹽務署長。故宮博物院成立,又被聘為專門委員會委員,負責鑒定故宮所藏古代書法、繪畫、碑帖及其他古器物。
既有財力又有鑒賞力,這使得朱文鈞從30歲左右就開始大力收購碑帖字畫,到了40多歲,所蓄法書、名畫、善本圖書以及銅、瓷、玉、石、竹、木等古器物,已有相當多的珍品、精品。
但朱家收集的藏品,乃至用來包容它們的舊式大宅院,都只是陪伴了朱家溍的幼年及青年時光。從1953年起,朱家就將收藏陸續(xù)捐贈予國家。捐贈數(shù)目之多,檔次之高,若拍賣,真是無法論價。
當年捐贈之時朱家家宅已經(jīng)充公,只剩一間蝸居。其收藏全部無償捐贈,曾招致很多人的不解。
其實,朱家選擇捐贈700余種碑帖,是朱文鈞在世時就已許下的承諾。當時馬衡任故宮博物院院長,欲申請???0萬元收購朱家所藏,被公認系統(tǒng)最為完整、拓工最古的碑帖拓本,以補充故宮這方面收藏的不足。結果被婉拒,他的理由是:雖然故宮是這些碑帖最好的歸宿,但暫時還要留它們在家中用以研究,將來也不用再提價錢,自會全部無償捐贈。
碑帖之后的兩次古籍、器物的捐贈均由朱家溍主張:1976年,明代紫檀、黃花梨木器和清代乾隆做工紫檀大型木器數(shù)十件,以及明代名硯、宣德爐等捐贈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同年,數(shù)萬冊古籍善本捐贈給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1994年,包括唐朱澄《觀瀑圖》、北宋李成《歸牧圖》、南宋夏圭《秋山蕭寺圖》在內的書畫及明成國公朱府紫檀螭紋大畫案等,捐贈浙江博物館。自此,已可以說傾其所有了。
朱家溍曾有一句:“古器物有聚有散,有散有聚。‘聚’是一樂,‘散’而能得其所,亦是一樂。”
編輯:付裕
關鍵詞:朱家溍 宋徽宗 贗品 聽琴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