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兩會要聞 兩會要聞
期待兩會讓民眾有更多改革獲得感
“兩會時間”,議的就是民眾關心的話題,推的就是關鍵領域的改革措施。既可成為推進“四個全面”的新起點,也能成為讓民眾有更多改革獲得感的新起點。
從今天起,中國進入一年一度的“兩會時間”。“兩會時間”是這樣一個時間窗口:場內(nèi),代表委員們帶著議案、提案上兩會;場外,民眾帶著冀望和問題看兩會。2014年,適應和引領經(jīng)濟新常態(tài)打造了經(jīng)濟增長的新邏輯,強力反腐優(yōu)化了施政和推進改革的環(huán)境,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記錄了國家治理的深刻變革和成就,也讓公眾對今年兩會有了更多冀望。
兩會召開前,媒體總結了不少公眾當前關注的熱點。反腐、經(jīng)濟下行壓力、戶籍改革、霧霾治理等成為高頻詞。這些民意集中之處,多數(shù)就是熱點。傳統(tǒng)熱點年年新,一到兩會就發(fā)酵,原因有二。
客觀原因是,有的傳統(tǒng)熱點往往涉及復雜利益結構,治理需要時間。比如反腐和霧霾治理等議題,需要持續(xù)鑿冰方能見其功;有的在一定條件下固有問題還會演變,從而衍生出新的治理難題。比如應對經(jīng)濟下行壓力,在“宏觀要穩(wěn)”的同時,有針對性探索“微觀要活”的有效之策。
但也有一定的主觀原因,即民眾對于在熱點領域的施政措施、改革效應觸及不到,感受不深。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一方面,不少改革措施落實沒有部署有力,所謂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落實不到位,民眾自然難有真切感知;另一方面,改革總是對利益格局的調(diào)整,“最先一公里”好起步,“最后一公里”難抵達,出于慣性,出于以靜制動規(guī)避風險,出于維護利益,改革總會遭遇不作為、亂作為、暗作為帶來的“中梗阻”,讓民眾看得到改革前景,卻摸不著或只能摸得著部分改革成果。
基于這些情形,在兩會召開前的中央深改組第十次會議上,提出要“推出一批能叫得響、立得住、群眾認可的硬招實招”“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兩會時間”,議的就是民眾關心的話題,推的就是關鍵領域的改革措施。民意冀望之處,往往就是改革的“最后一公里”之處,代表委員們所議之事,也應是與民意交融、符合實際的硬招實招,因此,兩會所議之事,所施之策,也理應是能夠讓民眾有更多獲得感的改革舉措。民眾有獲得感,改革才有共識,發(fā)展才不虛幻。
當然,不同角度、不同利益訴求,決定了提案議案的五花八門,決定了尋求熱點問題破解之道的差異性。不過,并非不能提綱挈領。兩會召開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這“四個全面”成為政治最強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表明民生是施政的出發(fā)點;全面深化改革,表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路徑;全面依法治國,表明推動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以及深化改革的法理來源和制度保障;全面從嚴治黨,為協(xié)調(diào)推進“四個全面”和持續(xù)反腐提供政治保證。“四個全面”回應了民眾呼聲,明確了國家治理方向,構成了相互協(xié)調(diào)的完整戰(zhàn)略布局。“兩會時間”的議政之案,施政之策,也由此獲得了提綱挈領式的總思路。
由下而上廣納雅言,由上而下凝聚共識,“兩會時間”既可成為推進“四個全面”的新起點,也能成為讓民眾有更多改革獲得感的新起點。(本報特約評論員徐立凡)
編輯:曾珂
關鍵詞:兩會 兩會時間 四個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