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悅讀悅讀
揭秘中國古代"大閱兵"
原標題:揭秘中國古代"大閱兵"
在中國古代軍事史、禮儀史和政治制度史上,閱兵這種儀式都以規(guī)模的宏大雄壯,形式的威武莊嚴,留下了記憶。讓我們“穿越”到過去,看看中國古代關于閱兵的那些事兒……
武王牧野誓師
《左傳》有云:“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指國家的公祭儀式,“戎”是國家的軍事行動或戰(zhàn)爭。閱兵儀式,既是“祀”,也是“戎”,是當之無愧的國家大事。在中國古代軍事史、禮儀史和政治制度史上,閱兵這種儀式都以規(guī)模的宏大雄壯,形式的威武莊嚴,留下了記憶。讓我們“穿越”到過去,看看中國古代關于閱兵的那些事兒……
孟津觀兵伐紂王
據(jù)史料記載,我國最早的閱兵發(fā)生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夏朝建立的前夕。當時,中國北方的華夏部落首領夏禹為了向江南發(fā)展,曾在現(xiàn)今河南省嵩縣境內的涂山,與南方各部落首領會盟。在那次盛會上,士兵們手持各種用羽毛裝飾的兵器,和著樂曲載歌載舞,這不僅是一種祭天的儀式,同時還欣喜地表達了對遠道而來的南方各部落首領的熱烈歡迎。
到了春秋時期,閱兵活動開始頻繁起來。最初的閱兵是以打獵方式進行的。軍隊列好陣勢,最高統(tǒng)治者或長官在陣前先用弓箭射獵禽獸,然后檢閱部隊。當時,人們把這種活動叫作“搜”(意為春天里打獵)。以后,又發(fā)展為定期檢閱軍隊或戰(zhàn)車。檢閱步兵每年一次稱作“搜”,檢閱戰(zhàn)車三年一次稱作“大閱”,檢閱步兵和戰(zhàn)車五年一次稱作“大搜”。
武王伐紂之前,在孟津組織軍事演習,吸引了多個諸侯國加盟,為伐紂做準備,史上稱其為“孟津觀兵”,這是歷史上比較早的規(guī)模較大的閱兵之一。
秦始皇閱兵圖
秦漢閱兵已成制度
秦王朝隨著中央集權的加強,皇帝更加重視軍事訓練與校閱,雖未留下大量文獻資料,但秦始皇兵馬俑以高度逼真的藝術手法再現(xiàn)了秦朝閱兵的場景。
閱兵這一名稱,準確地說是從漢代才被正式叫起來的。在漢代,定期的閱兵活動常與立秋之日的“祭獸”活動一起進行,其中還要增加一些打斗的內容。以后,各個建朝時間較長的朝代都有類似漢代定期或不定期的閱兵活動。
西漢時,漢軍經(jīng)常舉行各種規(guī)模的軍事演習,對軍隊進行校閱、考核。無論是中央軍還是地方軍,大體上每年秋季都要舉行一次。被稱為“秋射”、“校閱”或者“都試”。中央設有都試郎,總閱試習武備。據(jù)《漢書》記載,由于訓練及校閱制度的有效實施,漢初的軍隊具備“輕車突騎”、“勁努長戈、射疏及遠”、“堅甲利刃、長短相雜、游弩往來、什伍俱前”、“材官雛發(fā)、矢道同的”、“下馬地斗、劍戈相接、去就相薄(迫)”等五大長技,逐漸形成對匈奴作戰(zhàn)的優(yōu)勢。
兩晉期間,統(tǒng)治者也比較重視軍隊的訓練,諸軍除了演習隊列陣法外,還要進行實戰(zhàn)演習。南朝時注重對水軍的訓練和檢閱,玄武湖成為南朝各代訓練水軍的場所。北朝則出現(xiàn)了軍陣雙方對抗性演習。
唐代陌刀陣圖
唐朝:閱兵已是訓練的重要形式
閱兵是唐代訓練的重要形式,《唐太宗李衛(wèi)公問對》中記載了當時軍事訓練的思想和方法,首先就是循序漸進,分等教練,大將軍檢閱后,然后是皇帝大閱。這樣常規(guī)的閱兵幾乎每年都舉行。此外,在大軍出征或凱旋時,皇帝也要親自閱兵,一方面是檢閱部隊,另一方面也是炫耀武力,振軍旅揚國威。
閱兵有時作為戰(zhàn)前動員的特殊形式。如《舊唐書》卷一一《代宗紀》所說大歷九年(774)夏四月“乙酉,詔郭子儀等大閱兵師以備吐蕃”的情形。
宋太祖親御閱武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趙匡胤大講武事,注重禁軍的教育訓練。如,首議教閱擊刺騎射、選天下驍騎集闕廷、親御近郊閱武等。之后的歷朝統(tǒng)治者,加強對軍隊訓練,并逐步形成了一套訓練制度。北宋前期太祖、太宗各朝,將“大閱”(亦稱大教)安排在八九月份進行。之后,禁軍的教閱逐步形成了“毋過兩時”(春秋兩季)的制度。南宋對軍隊的訓練也很重視,并制定嚴格的法規(guī)予以保障。宋高宗建炎元年,為加強對新組建軍隊的訓練,頒行樞密院教閱法,“專習制御摧鋒破敵之藝”。
元朝時騎兵為主要兵種,因此閱兵主要是檢閱騎兵的馬術,以及對弓箭、馬刀、標槍和戰(zhàn)斧的使用。
明朝三年一大閱
明朝的閱兵, 每年年終考閱一次,三年大閱一次,也稱“小閱”和“大閱”。朱元璋十分重視部隊的訓練,他頒發(fā)《教練軍士律》,要求高而嚴,賞罰分明,從制度上保證了軍事訓練的質量。永樂時期,特別重視加強在京各營的軍事訓練。在京軍三大營中,專門編制管操官掌管軍事訓練。
明朝軍隊
對一個國家來說,閱兵既是宣示國家實力,增強民族凝聚力的方式,也是擴大國家影響力的重要手段。古代亦不例外。明朝歷史上,永樂皇帝朱棣就曾經(jīng)有過一次震驚世界的“大閱兵”。
明朝永樂帝曾辦震驚世界大閱兵
永樂十六年,明朝以陳誠為使,出使中亞,隨后,中亞、西亞國家均組使團隨使團回訪。永樂十八年七月,這支云集了20個中西亞國家、人數(shù)多達600人的使團抵達嘉峪關,朱棣派遣6000精銳騎兵一路護送,沿嘉峪關經(jīng)明朝九邊軍鎮(zhèn)“參觀”。
在每個軍鎮(zhèn),明朝都特意派遣在明軍中的蒙族、回族軍官接待,介紹明朝的民族平等政策,“明朝虐待蒙古和回回人”的謠言不攻自破。而明朝“九邊”強大的軍事實力,也在各國使臣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永樂十八年,朱棣在北京皇宮接見各國使臣,諸使臣皆行叩拜禮,唯獨帖木兒國使臣以“我國無此風俗”為由,堅持行鞠躬禮,朱棣卻并不在意。外交禮儀后,朱棣安排使團先是在山東、河南、江蘇“旅游觀光”,游覽包括山東孔廟在內的諸多名勝古跡,親眼見識中國內地城市的富庶繁華,兩個月后,各國使團接到通知,朱棣將在北京周邊開始大規(guī)模的“狩獵”,邀請各國使團前往觀覽。
永樂十九年三月,“狩獵”在北京北邊的懷來正式開始,共調軍隊10萬人,朱棣精心挑選的明朝“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精銳相繼表演了明軍騎兵包抄、步兵突擊、步騎合擊等項目,從廣西、云南、四川調來的“土狼兵”、白桿兵演練了步兵勁弩齊射、長槍步兵刺殺訓練等“軍事科目”。史載“軍容齊整”、“步調如一”、“兵甲鮮艷”,“列國使節(jié)俱驚”,尤其是明朝“神機營”的火器操練,展示的“虎威炮”、“火龍槍”(騎兵專用火槍)、安南銃(抬槍)、“一窩蜂”(火箭炮)、“火龍車”(火焰噴射器)等諸多“高科技”武器,令各國使節(jié)大開眼界。大規(guī)模的“狩獵”行動持續(xù)了整整一個月。
閱兵結束后,朱棣在土木堡的行營接見了各國使節(jié)。這一次,帖木兒國使臣帶頭下跪磕頭,“叩首觸地”,全然不顧“我國無此風俗”。帖木兒使臣更奉承說,這次帖木兒進獻的名馬,正是當年帖木兒國王的父親生前南征北戰(zhàn)專用的“御用坐騎”,贈送給朱棣,正是為了表達“最崇高敬意”。朱棣則手書信札托使臣轉交帖木兒國王,在信中表示“愿兩國臣民永享太平安樂之福”。
這次聲勢浩大的閱兵無疑取得了良好效果,這次“觀禮”的各國使節(jié)來自27個國家。明朝軍威之盛與睦鄰友好的國策在各國引起了巨大反響。其后中亞、西亞國家與中國的友好關系一直綿延到明末,單是帖木兒帝國,終明一世向中國派遣使節(jié)的次數(shù)就有60多次。
八旗閱陣圖
清代形成多種閱兵方式
清代的校閱,是八旗、大臣或督撫定期檢驗部隊教練的制度,也是促進軍事訓練的的手段和形式。大閱是皇帝檢驗部隊訓練成果,考察部隊戰(zhàn)斗力的隆重的閱兵儀式。早在天聰年間,皇太極就曾舉行過大閱。此后,乾隆、嘉慶等皇帝閱兵的記載不斷出現(xiàn)在各類文獻中。雍正以后,大閱制度更加完善、周密。乾隆三年(1738年)規(guī)定,以后大閱,皆按照順治十六年定例三年一次,其辦理事宜照雍正六年規(guī)定舉行。清代大閱的地點,主要在南苑、盧溝橋、玉泉山、多倫諾爾(今內蒙古多倫)等地。
清代宮廷畫家金昆等人奉命所繪的《八旗閱陣圖》里,對乾隆皇帝南苑大閱兵的盛況作了形象逼真的記載。八旗將士各著紅黃藍白等本旗閱兵禮服分陣排列,號角高揚,軍旗獵獵,一眼望不到盡頭,其場面極為壯觀,向世人展現(xiàn)了一幅場面宏大、威武雄壯的乾隆閱兵圖。
除皇帝親自閱兵外,清代還形成了多種閱兵方式,其中之一就是欽派檢閱,由練兵處、兵部、陸軍部奏請皇帝,欽派知兵大臣數(shù)員前往閱兵。閱兵內容有“軍容、軍技、軍學、軍器、軍陣、軍律、軍壘各項”。乾隆帝還針對一些大臣只在帳幕內互相對閱,并不親赴隊伍操演的情況,規(guī)定“八旗合操時,閱兵王、大臣等,逐次前往監(jiān)看稽察,如有無故不到者,同閱之王、大臣指名題參議處。”宣統(tǒng)三年(1911年)七月二十四日,監(jiān)國攝政王載灃就于德勝門外的鑲黃旗、正黃旗兩旗校場檢閱了皇家禁衛(wèi)軍。
清同治十年(1871年)兩江總督曾國藩在松江閱看提標營、松江城守等營。清光緒十八年四月,兩江總督劉坤一到滬閱兵,乘官舫共23艘,用8號小火輪拖帶,下碇江南制造局碼頭,閱忠、信兩字營及江蘇撫標滬軍營合演陣法,并委派官員代閱洋槍打靶。
古往今來,無論國內還是國外,也無論人們的意識形態(tài)和民族傳統(tǒng)文化有何差異,大家對閱兵意義的認識幾乎是一樣的——那就是閱兵能體現(xiàn)一個國家的國威、軍威和綜合國力,最能積聚軍心、民心。一次成功的閱兵,實質上是一種成功的政治儀式,可以帶來神話一樣的效果,且能實踐“意識形態(tài)國家機器”的功效。因而,閱兵始終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最感榮光、最感振奮、最為神圣的莊嚴的盛典。
央視網(wǎng)綜合報道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中國古代 "大閱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