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臺灣和大陸平等參加聯(lián)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
“大一中框架”被指加強版“兩國論” “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交流基礎
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前臺灣當局安全會議秘書長蘇起、前臺灣駐美代表程建人、前?;鶗倍麻L焦仁和,及在陳水扁“執(zhí)政”時期擔任?;鶗麻L的洪奇昌、前大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陳明通,以及臺灣淡江大學教授張五岳等人,27日舉辦記者會,就未來兩岸關系發(fā)展提出一個新建議案。這個新建議案提出:未來兩岸以“大一中框架”為基礎,由臺灣與大陸共組一個“不完整的國際法人”,并以共識決議處理兩岸雙方關切的事務來作為兩岸現(xiàn)階段的過渡方案。同時,為落實這個所謂的“大一中框架”,以上人士還提出這一框架的“五原則”,即:第一,兩岸都要彼此尊重現(xiàn)狀,不改變現(xiàn)狀;第二,目前兩岸的現(xiàn)狀是臺灣與大陸自1949年起,已并存至今。而且雙方已從交戰(zhàn)轉為分治;第三,“一中原則”建議用“大一中框架”取代,才能符合現(xiàn)狀,邁向和解之路;第四,“大一中框架”,意在臺灣和大陸之上共組一個“不完整的國際法人”,以共識決議處理雙方關切事務,作為兩岸現(xiàn)階段的過渡方案;第五,在“大一中框架”之下雙方應消除敵對,共同維護本地區(qū)之和平與安全。雙方承諾互不使用武力,且不得與任何國家簽訂不利于另一方的軍事攻防協(xié)議;雙方均享有參加聯(lián)合國等國際組織,以及與其他國家建立正常關系的權利原則。
而在該“五原則”中,“臺灣和大陸都享有參加聯(lián)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權利”最吸引眼球。
兩岸專家認為,上述人士關心兩岸關系、追求兩岸和平共榮,是值得歡迎的,不過,用“大一中框架”來涵蓋“一中原則”或“一中架構”,尤其呼吁臺灣重回聯(lián)合國,這等于在公開呼吁兩岸重新回到李、扁的“兩國論”和“一邊一國”的“臺獨”老路上,“大一中框架”方案,顯然與目前兩岸交流方向相反,其“五原則”也在直接顛覆目前兩岸交流的基本政治基礎———兩岸共同堅持“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原則,共同堅持反對“臺獨”。
■“大一中框架”中“一邊一國”痕跡明顯
從2005年的國共兩黨實現(xiàn)第三次握手,到2008年國民黨重新取得臺灣地區(qū)“執(zhí)政”權后,兩岸恢復制度化協(xié)商,并開啟正式交流,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和基本的政治基礎就是兩岸雙方都共同堅持“九二共識”和反對“臺獨”,而“九二共識”的核心就是“一個中國”原則。
然而,記者注意到,在27日舉行的記者會中,施明德等人就未來兩岸關系的發(fā)展,提出的“大一中框架”方案很多內容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按照這個框架,施明德等人認為,未來兩岸應該由臺灣與大陸共組一個“不完整的國際法人”,以共識決議處理雙方關切事務,作為兩岸現(xiàn)階段的過渡方案。
什么是“不完整的國際法人”?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述人士提出的“大一中框架”在很多問題上都十分模糊,按照上述人士設計,“不完整的國際法人”到底是個什么概念?是類似歐盟式的“大屋頂模式”,在這個“大屋頂”下,臺灣和大陸都是個獨立的國家?還是類似邦聯(lián)式的?“但無論是哪個方案,勢必都造成臺灣和大陸都是一個獨立國家。這顯然不符合目前兩岸達成的‘兩岸一中’和‘兩岸非國與國關系’的共識。”
“這完全就是一個加強版的‘兩國論’嘛。”談到“大一中框架”和其“五原則”時,臺灣大學政治系名譽教授張麟征告訴本報記者,根據(jù)聯(lián)合國憲章,聯(lián)合國成員只能是獨立的國家,但是臺灣和大陸之間,卻是因為緣起于上個世紀40年代末的國共兩黨內戰(zhàn)造成的國家分裂,由于至今兩岸仍然沒能簽署和平協(xié)議,也沒宣布結束敵對狀況,完全可以看做是內戰(zhàn)依然沒有結束。因此,這樣的狀況無法被認為兩岸就是兩個獨立國家。而自從臺灣退出聯(lián)合國,大陸成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國際社會絕大多數(shù)也都承認,包括臺灣盟友美國都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那么重談臺灣入聯(lián)合國,不就等于宣布臺灣獨立了嗎?
因此,張麟征認為,“大一中框架”提出讓臺灣和大陸都享有參加聯(lián)合國,這事實上就是制造新的臺灣和大陸是“兩個中國”并存或“一邊一國”。
“這完全是迎合‘臺獨’人士的需要。”張麟征說,在臺灣,只有“臺獨”人士最需要和平的“臺獨”或是“獨臺”。因為在“臺獨”人士看來,能參加國際社會、參加聯(lián)合國,他們才會覺得安全。
“另外就是,在‘大一中框架’中,他們一味強調維持現(xiàn)狀,這等于就是拒絕統(tǒng)一。”張麟征說,無論臺灣法律還是大陸法律,追求兩岸終極統(tǒng)一是雙方法律共同賦予的責任。
由于國際社會只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唯一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因此,在臺灣很多人看來,一談到“兩岸一中”就覺得所謂的“中華民國”被矮化了,擔心隨時會被大陸吃掉。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原所長余克禮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事實上,真正把“中國”一詞給窄化了的不是大陸,而是臺灣人自己。
他說,從鄧小平時期到現(xiàn)在,在臺灣問題上,大陸一直奉行只要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兩岸可以隨時就任何問題坐下來進行平等協(xié)商,甚至包括國號、國旗、國徽等都可以更改。
■“一個中國”原則
仍是未來兩岸交流的基礎
針對臺灣有關人士提出的“大一中框架”方案,在28日舉行的國務院臺辦例行新聞發(fā)布會上,發(fā)言人馬曉光強調,兩岸雖然尚未統(tǒng)一,但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不是國與國關系,這具有不可動搖的事實和法理基礎。
對于以“大一中框架”替代“一個中國”原則,臺灣當局領導人第一時間也給予回復:臺灣將繼續(xù)在“九二共識”基礎上與大陸進行交流。
而對于“大一中框架”取代“兩岸一中”原則,兩岸多位政黨人士和學者均表示不能支持。
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會一位專家向本報表示,實踐證明,自2008年兩岸恢復制度化協(xié)商以來,無論經(jīng)濟、文化等合作,還是雙方人員往來,短短5年多時間取得過去60年也沒法取得的成就,就足以證明兩岸雙方堅持“九二共識”和“一中”原則完全是行之有效的。
同時,去年2和6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時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zhàn)和吳伯雄時,連戰(zhàn)和吳伯雄都表示,“兩岸各自的法律、體制都主張‘一個中國’原則,都用‘一個中國’架構來定位兩岸關系”,“兩岸各自的法律規(guī)定、體制運作,都實施‘一中’原則”,“從而形成‘一中架構’下的兩岸關系”。
“因此,可以看出,事實上馬英九當局和大陸一樣,在兩岸關系上的立場和主張也是‘一中原則’。”上述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專家表示,而且馬英九去年以來還多次強調,兩岸不是國與國關系,是“一中架構”下的特殊關系。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臺港澳所執(zhí)行所長嚴安林表示,臺灣藍綠人士不見得代表藍綠政黨政策意見,但尋求兩岸和解的努力值得肯定。因此兩岸已經(jīng)認同“一中原則”與“九二共識”既有基礎,兩岸關系要往前發(fā)展,勢必尊重既有基礎,才能循序發(fā)展。
編輯:牟宗娜
關鍵詞:大一中框架 九二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