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原創(chuàng)
紅色沃土鑄忠誠 勠力同心共強軍
——武警龍巖支隊上杭中隊根植紅色沃土、服務駐地建設記事
古田,是我們黨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的地方,是我軍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軍隊定型的地方。
九月的古田,山巒含黛、層林盡染,“古田會議永放光芒”8個大字熠熠生輝,給這片神圣的紅土地增添了幾分熱烈而莊嚴的氣息。
循著聲音看去,一群游客正圍觀一名身穿橄欖綠的“帥氣小伙”,那是武警龍巖支隊上杭中隊“古田小火炬”講解員正在給游客進行義務講解。
駐守在此地的武警龍巖支隊上杭中隊,立足“身在古田”的獨特政治優(yōu)勢,以紅色血脈滋養(yǎng)信念,全力當好社會穩(wěn)定“壓艙石”,用實際行動踐行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譜寫了一曲曲根植紅色沃土、服務駐地建設的華彩樂章。
傳承血脈寫榮光
“1929年12月,彪炳史冊的古田會議在此召開,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根本原則”,在新兵下隊后,上杭中隊指導員呂佳輝再次把“下隊第一課”放在古田會議會址。
中隊充分運用駐地豐富的紅色資源,在新兵下隊時形成“六個一”傳統(tǒng),第一個儀式教育在古田會議會址、上的第一課是《古田會議鑄軍魂》、吃的第一餐飯是“紅軍餐”、讀的第一本書是《古田會議永放光芒》、唱的第一首歌是《一個英明的主張》、看的第一部影視劇是《紅色搖籃》。
“古田豐富的紅色資源滋養(yǎng)著我們,在潛移默化中,大家也喜歡上學習紅色文化。”在會址旁聽完指導員的授課后,新兵黎龍雄有感而發(fā)。
在古田會議會址里,指導員呂佳輝指著手里的《中國共產(chǎn)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給官兵們介紹古田會議召開的經(jīng)過,帶領官兵重溫當年會議召開的盛況。
“蘇區(qū)干部好作風,自帶干糧去辦公,日著草鞋干革命,夜打燈籠訪貧農(nóng)”。這首名為《蘇區(qū)干部好作風》的山歌,唱出了當年蘇區(qū)共產(chǎn)黨人的優(yōu)良作風和艱苦奮斗精神,激勵著中隊官兵奮發(fā)向上,拼搏進取。
“我要向蘇區(qū)干部學習,立足本職崗位,發(fā)揚艱苦奮斗精神,
在“新時代奮斗觀”大討論活動中,中隊官兵還走進才溪鄉(xiāng)調查紀念館開展參觀見學、與古田會議紀念館和古田消防救援站聯(lián)合開展“向典型致敬”活動,進一步深化官兵認識、增進認同。
中隊黨支部始終把政治堅定、能力過硬作為緊抓自身建設的目標,堅持從思想上端正官兵根本態(tài)度,一代又一代帶兵人在培塑正確的奮斗觀上做功攢勁。
成長在紅色搖籃,奉獻在將軍之鄉(xiāng)。近年來,中隊共培養(yǎng)了16名“古田小火炬”講解員,5名考生如愿考上軍校,涌現(xiàn)出了“武警部隊十佳軍嫂”莊菁菁、福建省道德模范劉俊煌、總隊優(yōu)秀政治教員呂佳輝等一大批先進典型。
因勢利導育新人
“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后,古田會議的時代價值進一步彰顯,古田的歷史地位進一步凸顯。”古田會議紀念館館長黃光禮說道。“2014年以來,全國各地的黨政機關、部隊院校等紛紛到古田開展紅色教育,100多家企事業(yè)單位把紀念館作為共建培訓教育基地。近10年來,古田鎮(zhèn)景區(qū)累計接待游客近2000萬人次,帶動實現(xiàn)旅游綜合收入超60億元,為當?shù)亟?jīng)濟社會發(fā)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呂佳輝被近年來古田鎮(zhèn)旅游業(yè)的飛速發(fā)展深深觸動,他深知這是時代賦予古田鎮(zhèn)的機遇;同時,他還在思考著“我們能否借鑒地方單位在紅色景點建立教學點的模式,與紅色場館簽訂共建協(xié)議呢
“古田會議紀念館負責人非常贊同
“現(xiàn)在我們所處的是當年開會的現(xiàn)場,會場布置簡樸、熱烈、莊重……”“李逸聰同學,在講解中,我們要做到眼神交流、手勢指向和語言內容同步到位。”這是古田會議紀念館幫助中隊培訓講解員的一幕。
講解員培訓的這段時間是枯燥而艱辛的,他們每天給自己定下目標,反復背記講解稿。隨著不間斷地練習和考核,“古田小火炬”們都已持證上崗,開始為官兵和群眾講解,他們的熱情細致,得到了群眾的認可。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紅色講解員李逸聰,請大家隨我一起走進古田會議會址。聆聽革命故事,感悟光輝歷程
中隊
“上杭一中!這可真是太好了!”2023年8月1日,在建軍節(jié)這個特殊的日子,李逸聰和戰(zhàn)友們拿著上杭縣中考考生小陳送來的特殊禮物“上杭一中錄取通知書”爭相傳看,那股子高興勁就像自己考上了一個樣。
小陳是中隊資助的一名家庭困難的學生,父親打工時摔傷左腿造成殘疾,全家就靠母親微薄的收入維持生計。家庭的困境,讓成績優(yōu)異的小陳多次產(chǎn)生放棄學業(yè)的念頭。
“不能讓這么優(yōu)秀的學生因為家庭困難上不起學。”中隊官兵了解情況后,主動和小陳結成幫扶對子,為她辦理了一張“助學卡”,每月定時給她匯款作為生活費用。
“孩子能有今天多虧了你們……”這天一大早,小陳一家人拿著雞蛋和花生來到中隊感謝官兵。
“我們只是盡了點微薄之力,小陳同學能考上重點中學,主要靠她自己努力,我們都替她高興……”大家和小陳一家人聊了起來,小陳母親更是緊緊拉住官兵們的手久久不愿松開。
自2012年,中隊自發(fā)成立了“愛心基金”,把自制的“愛心基金”捐款箱懸掛在營區(qū)顯著位置,提倡中隊官兵將平時零碎的紙鈔硬幣捐助出來,所籌資金用于捐資助學。
“中隊官兵非常支持駐地教育事業(yè),他們長期和4名條件較差的學生結對幫扶,每個月都會將官兵捐獻的錢送到學生手中。”副校長溫金娥
十余年間,從捐款箱到“助學卡”,一茬又一茬的官兵慷慨解囊,奉獻愛心,累計捐款達5萬元,先后有25個困難家庭接受中隊資助,幫助35名貧困失學兒童重返校園。
雙向奔赴同發(fā)展
在上杭中隊門口有一條很寬闊的大馬路,當?shù)亟兴半p擁路”,在“雙擁路”上,還有一個公交站,
“通過中隊保存的資料來看,門口原來是一條泥濘的鄉(xiāng)村小路”,在上杭中隊的榮譽室,還保存著這張當時未修公路之前的老照片。
中隊位于郊區(qū),離城里還有一段距離,每次部隊執(zhí)行任務或者居住在附近的群眾來回,都會因為交通不便、道路難行而犯愁。時任中隊主官從部隊長遠發(fā)展和解決人民群眾困難角度出發(fā),及時向縣委縣政府反映了這一情況。
上杭縣組成臨時工作組來到現(xiàn)地了解情況,進行建設論證,并用最快的速度投入近2000萬元把路修好了。
“上杭縣經(jīng)濟發(fā)展取得的成就,離不開武警中隊官兵的保駕護航。”上杭縣雙擁辦負責人曹昌星說道。
今年6月,受持續(xù)強降雨影響,上杭縣多地發(fā)生山體滑坡、內澇等災情。災情就是命令,救援刻不容緩!中隊接到當?shù)卣仍埱螅嘘犻L周徐聰立即帶領11名官兵挺進受災嚴重的上杭縣中都鎮(zhèn),在得知一處倒塌房屋內埋著兩名老人,指揮員在確定老人位置后,迅速判定情況,指揮救援。
“當時沒想到那么多,駐地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這么關心我們,他們有困難了,我們肯定要上。”在借助挖掘機把3名救援人員送到倒塌房屋頂,緩慢清理障礙物后,中隊長周徐聰讓兩名戰(zhàn)士在外面接應,他利用建筑物的縫隙爬進了倒塌房屋內部。
“堅持住、不要怕,武警已經(jīng)來了”,一名老爺爺正焦急地呼喊著被倒下門框和衣柜壓在下面不能動彈的老奶奶。中隊長周徐聰將壓在老人身上的重物移開后,一手用力將衣柜抬起一角,一手將老人
中隊官兵用身體作“護欄”,把老人家穩(wěn)穩(wěn)地固定在挖掘機上,借助挖掘機將兩名老人最終轉移到早已準備好的醫(yī)療區(qū)域。
受災現(xiàn)場,暴雨不斷,情況復雜,武警官兵們身體多處被鋼筋刮傷,泥水沾滿全身,卻絲毫感覺不到苦累
上杭中隊始終把駐地當成家,在駐地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一茬茬官兵精武強能,扎根崗位建功立業(yè),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心上,先后完成多項急難險重任務,起到了社會安全穩(wěn)定的
編輯:魯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