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化改革·委員說
全國政協常委李龍熙:在“關鍵時期”用好“關鍵一招”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的關鍵時期。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就是在這一“關鍵時期”,聚焦用好改革開放這一決定當代中國命運、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召開的一次關鍵會議。通過學習會議精神,深刻感到全會繼往開來、一脈相承,既高度評價新時代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實踐和偉大成就,也聚焦一以貫之的總目標,科學擘畫今后改革的宏偉藍圖;全會主題鮮明、主線清晰,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以“七個聚焦”指明前進方向,以“六個堅持”點明必須貫徹的重大原則,從14個方面對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統部署;全會成果豐碩、催人奮進,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這一新的綱領性文件,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改革進行到底的堅強決心和強烈使命擔當。
接下來,要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對公報、《決定》等會議文件字斟句酌、深學細悟,不斷增強推進改革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深刻認識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所處的時代方位
一方面,從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改革的起點更高、外部環(huán)境更復雜。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歷屆三中全會都承擔著經濟發(fā)展和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大使命,十八屆三中全會更是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的新時代,實現了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集成、全面深化的轉變。如今改革開放46年,全面深化改革也已十年有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已經有了更加扎實的基礎和更高起點。同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疊加世紀疫情,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世界變亂交織,不確定不穩(wěn)定因素明顯增多。可以說,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平地起高樓,而是在高樓上繼續(xù)拔高,況且外部風大雨急,每向上一步都面臨很大難度、也備受世界關注。
另一方面,從十八屆三中全會到二十屆三中全會,習近平總書記不愧為全面深化改革堅強有力的領航人。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面對世紀疫情沖擊不停步,面對西方遏制打壓不動搖,在這么短時間內,推動了這么大范圍、這么大規(guī)模、這么大力度的改革,千方百計穩(wěn)大局、運籌帷幄應變局、上下同心開新局。特別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和實踐,徹底打破了現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認識誤區(qū),“City不City”成為當下外國游客盛贊中國城市化、現代化以及中國人民幸福感的網絡熱詞。今年5月,我隨全國政協民宗委代表團出訪了古巴,結合之前去過的幾個老牌社會主義國家經歷,在中外對比中,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成為21世紀科學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旗幟”有了更加切身的再認識。實踐充分證明,“兩個確立”是黨和人民應對一切不確定性的最大確定性、最大底氣、最大保證。只有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下,才能譜寫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續(xù)篇,譜寫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
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貫徹落實全會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入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大特征。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我體會應該從“五大特征”切入。
一是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人口規(guī)模巨大的現代化。我國14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規(guī)模超過現有發(fā)達國家人口的總和,艱巨性和復雜性前所未有。比如60周歲及以上人口近3億,老齡化挑戰(zhàn)嚴峻。面對如此巨大的人口規(guī)模和人口結構變化,必須把高質量發(fā)展作為首要任務,把國家安全作為行穩(wěn)致遠的重要基礎,努力實現高質量發(fā)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同時,依托人口優(yōu)勢完善教育、科技、人才等基礎性、戰(zhàn)略性支撐,依托超大規(guī)模市場優(yōu)勢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激發(fā)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chuàng)新活力。
二是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抓改革、促發(fā)展,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對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更高,對現代化發(fā)展水平的要求更高。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把城鄉(xiāng)融合發(fā)展作為必然要求,把在發(fā)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重大任務,完善城鄉(xiāng)融合發(fā)展體制機制,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是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fā)生變化,過去在擺脫貧困、解決溫飽時并不突出的精神需求,現在顯得更加迫切。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增強文化自信,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滿足群眾更多精神需求,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fā)展。要加快適應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新形勢,完善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當下應高度警惕“流量時代”“網紅經濟”對青少年、對社會輿論的影響。
四是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14億多人口的規(guī)模,資源環(huán)境條件約束越來越大,這是中國突出的國情,現在許多地方環(huán)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生態(tài)文明制度體系,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人心,讓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成風化俗。要堅持保護生態(tài)與發(fā)展生態(tài)旅游相得益彰,在新發(fā)展階段更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五是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的現代化。一些西方國家通過戰(zhàn)爭、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現代化,我們堅決不走那種損人利己、充滿血腥罪惡的邪路。要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高舉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旗幟,把改革開放這一推動中國和世界共同發(fā)展進步的偉大歷程堅定不移走下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中國新發(fā)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
推動改革舉措落地生根、見行見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要重謀劃,更要重落實。”要壓緊抓改革的政治責任,在更加注重改革實效上下功夫。
(一)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決定》共提出60項改革任務、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而且明確要在2029年完成改革任務,時間緊、任務重。只有堅持黨中央領導改革的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才能確保上下貫通、條塊協同、左右聯動,形成合力。
(二)為擔當者擔當。改革越是向縱深推進,觸及的利益矛盾越是復雜尖銳,硬骨頭越難啃。有些改革舉措之所以在基層落不了地,關鍵原因在于一些地方領導干部明哲保身、不敢擔當,懼怕風險、害怕擔責。要貫徹好《決定》鮮明樹立選人用人正確導向、落實“三個區(qū)分開來”、加強誣告行為治理等要求,打破“洗碗效應”,引導激勵廣大黨員干部真刀真槍抓改革,動真碰硬求實效。
(三)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現在盡管黨中央三令五申,但一些地方還是存在不少徒有其表的形象工程、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存在“換賽道”“留痕跡”現象。《決定》強調著力解決干部亂作為、不作為、不敢為、不善為問題。要引導督促黨員干部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政績,堅持改革為了人民而不是為了個人升遷,察實情、出實招、求實效,堅決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一茬接著一茬干,一張藍圖繪到底。
(四)防范化解風險。改革進入深水區(qū),房地產、地方政府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重點領域風險逐漸暴露。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范風險挑戰(zhàn)、應對突發(fā)事件重要論述,全面提高干部現代化治理能力特別是年輕干部的應急處突能力、防范化解風險本領,努力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確保改革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行穩(wěn)致遠。
(五)搞好宣傳引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社會方方面面,必須增進共識。要加強對全會精神的宣傳和思想引導,積極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營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特別是《決定》內涵豐富、覆蓋面廣,在宣講過程中,一些專業(yè)性和專題性的問題,要由相關專家具體解讀,理解到位才能落實到位。
編輯:崔姝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