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在法治軌道上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系統(tǒng)擘畫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線圖、施工圖,是新時代繼續(xù)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動員、總部署,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的堅定決心、政治擔當和歷史主動。這次全會在法治建設方面作出一系列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提出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創(chuàng)新發(fā)展,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再拓展、再深化,為我們在法治軌道上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 法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
一個現代化國家,必然是法治國家;一個國家要走向現代化,必須走向法治化。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上首次提出“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這次全會上進一步提出“法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這一系列重要論述內涵深刻、意義深遠,深刻闡明了在法治軌道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戰(zhàn)略任務,豐富發(fā)展了我們黨關于法治化與現代化關系的規(guī)律性認識。
我們黨高度重視法治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黨在領導人民開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同時,也領導人民打開了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新局面。黨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國確立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把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黨的十六大、十七大都就落實依法治國方略作出部署,指導我們在現代化建設進程中持續(xù)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局和戰(zhàn)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明確提出全面依法治國并將其納入“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予以有力推進。特別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部署全面依法治國問題并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確立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黨的十九大、二十大進一步把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作為到二○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總體目標的重要內容。這次全會著眼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形勢新任務,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達到更高水平”納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并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充分發(fā)揮法治服務保障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作用,為中國式現代化筑牢法治之基、鋪就法治之軌、積聚法治之勢。
法治既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也是重要內容、重要標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每向前推進一步,法治建設就要跟進一步。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我們必須更加重視法治、厲行法治,把這次全會部署的法治建設各項改革任務落實下來,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從法治層面推動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國家治理和社會發(fā)展更好相適應,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堅實法治保障。
二、 堅持改革和法治同步推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入闡述改革和法治的重大關系,明確提出“改革和法治如鳥之雙翼、車之兩輪”,強調在整個改革過程中,都要高度重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發(fā)揮法治的引領和推動作用。這次全會總結和運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明確把“堅持全面依法治國”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六個堅持”重大原則之一,強調要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統(tǒng)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據、及時把改革成果上升為法律制度,把在法治下推進改革的政策導向提升到新的高度。
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始終堅持法治原則、恪守法治底線。為了確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據,我們不斷健全立法決策與改革決策相銜接、相協(xié)同的授權立法制度,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后作出50次授權決定和改革決定,國務院先后作出27次授權決定,通過一攬子打包修改、授權調整實施法律法規(guī)等形式,為重大改革、重大戰(zhàn)略實施提供法治保障。這次全會部署的許多重要改革舉措,都融入了法治建設的任務要求。比如,為保障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出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規(guī)范涉民營企業(yè)行政檢查、清理和廢除妨礙全國統(tǒng)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guī)定和做法、加強產權執(zhí)法司法保護等重大改革舉措;為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提出全面落實稅收法定原則、深化稅收征管改革、制定金融法、依法將所有金融活動納入監(jiān)管等重大改革舉措;為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提出完善監(jiān)督法及其實施機制、制定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法、加強宗教事務治理法治化等重大改革舉措;為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提出完善國家安全法治體系、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深化安全領域國際執(zhí)法合作、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長臂管轄”機制等重大改革舉措;為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完善黨和國家監(jiān)督體系,提出完善黨內法規(guī)、推進執(zhí)紀執(zhí)法和刑事司法有機銜接、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修改監(jiān)察法、出臺反跨境腐敗法等重大改革舉措。這一系列任務要求,涉及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領域各方面,致力于從法治上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制度化方案和保障。
改革和法治總是相輔相成、相伴而生,改革的“破”與“變”,離不開法治的“立”與“定”。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我們必須正確處理改革和法治的關系,既要緊扣全面深化改革實踐,及時修改和廢止不適應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規(guī),破除束縛改革發(fā)展的制度障礙;也要順應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及時按照法定程序對需要先行先試的改革作出授權,引領改革發(fā)展進程;更要鞏固全面深化改革成果,及時把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改革成果上升為法律制度,始終堅持改革和法治同步推進,充分發(fā)揮改革和法治雙輪驅動的重要作用。
三、 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全面依法治國的總抓手,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具有重大原創(chuàng)性的概念和理論。2021年12月,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專門就此開展了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強調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更好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這次全會進一步提出“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明確了更高目標、提出了更高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抓住法治體系建設這個總抓手,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zhí)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全面深化法治領域改革,統(tǒng)籌推進法律規(guī)范體系、法治實施體系、法治監(jiān)督體系、法治保障體系和黨內法規(guī)體系建設,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我國法治體系還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仍然面臨一些體制機制障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法治領域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原因在于改革還沒有完全到位。這次全會圍繞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從深化立法領域改革、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健全公正執(zhí)法司法體制機制、完善推進法治社會建設機制、加強涉外法治建設5個方面,提出近40項重大改革舉措。這也是繼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后,黨的中央全會又一次對深化法治領域改革作出專章部署,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深化法治領域改革、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高度重視。
改革要在法治下推進,法治也要在改革中完善。解決法治領域突出問題,根本途徑在于改革。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司法部承擔著統(tǒng)抓協(xié)調全面依法治國工作落實,推進立法、依法行政、刑罰執(zhí)行、公共法律服務、涉外法治建設等重要職責,必須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全局,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加快推進重要立法項目出臺,加強立法審查,提高立法質量,不斷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完善重大決策、規(guī)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機制,會同有關部門深化行政執(zhí)法體制改革、完善基層綜合執(zhí)法體制機制,健全行政執(zhí)法監(jiān)督體制機制、行政復議體制機制、行政裁決制度等重要機制制度;完善推進法治社會建設機制,健全覆蓋城鄉(xiāng)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深化律師制度、公證體制、仲裁制度、調解制度、司法鑒定管理體制改革,改進法治宣傳教育;加強涉外法治建設,推動建立一體推進涉外立法、執(zhí)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務、法治人才培養(yǎng)的工作機制,完善涉外法律法規(guī)體系和法治實施體系,深化執(zhí)法司法國際合作,健全國際商事仲裁和調解制度,培育國際一流仲裁機構、律師事務所。
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強則國家強。全面依法治國,關系黨執(zhí)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我們必須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把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融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中,以釘釘子精神抓好全會各項任務落實,推動開創(chuàng)進一步深化法治領域改革新局面,不斷把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推向更高水平。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