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寧夏銀川:“小社區(qū)”里的“大家庭”
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實踐載體,也是全面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抓手。《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制定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法,健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制度機制,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自2012年以來,全國累計培育選樹了11批2055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qū)、示范單位,為推動形成黨的民族工作新格局、深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豐富各族群眾參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實踐、助力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編者
“王大媽好,咱們又見面了。”再一次走進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西夏區(qū)文昌路街道共享社區(qū)居民王菊茹家,記者與王大媽瞬間都熟絡起來。因為彼此剛剛相識于不久前的6月,在西夏區(qū)舉辦的“結親互助暖人心 民族團結話真情”結親互助活動現場。
“大媽,那天在現場沒聽夠您‘結親互助’的故事,今兒您再給我們好好講講。”記者笑著說。“快進屋,先涼快涼快。”王菊茹面帶微笑拉著記者的手進了屋。
王菊茹所在文昌路街道共享社區(qū),是一個回、漢、滿、藏、蒙多民族共居的嵌入式格局小區(qū)。2015年,社區(qū)與附近的北方民族大學搭建了“結親互助”平臺,目的是讓外來學子們在西夏區(qū)有一個溫暖的家。得知這一消息后,王菊茹第一個報了名。
“我和這7個少數民族孩子的緣分要從2015年說起。”王菊茹起身從臥室拿出幾本厚厚的相冊,講起了自己和各族兒女多年來相處的點點滴滴。
“這是蒙古族小伙子巴特爾,我的第一個結親對象。”王菊茹指著照片回憶,當初為了和結親學生快速熟悉,她和老伴紀忠武主動邀請孩子們來家里做客聊天。逢節(jié)假日,老兩口就去市場采購新鮮食材,學著做孩子們家鄉(xiāng)的美食,帶他們去景點游玩,講寧夏歷史和風土人情。“一開始,彼此間有些陌生,孩子們叫我阿姨,后來越處越親,都改口叫干媽,我心里別提多高興了。”王菊茹說,當孩子們聚齊的時候,家里特熱鬧。
“干媽做飯很好吃,還專門給我媽媽打電話學習做新疆烤包子。”
“有次我牙痛又頭痛,干媽和大爺急壞了,開車到學校接我去看病,連著照顧了我一周。”
“趕上端午、中秋等節(jié)日,干媽就帶上親手做的粽子、月餅還有水果到學校來看我們幾個,同學們可羨慕了……”
說起和“干媽”相處的故事,幾位少數民族學生也有著說不完的話。
“雖然孩子們陸續(xù)畢業(yè)離開了寧夏,但總給我制造驚喜。郵包里的特產、母親節(jié)時預訂的鮮花,總是不時送到家門口。”王菊茹說,最讓她欣喜的是,幾個孩子的家人也紛紛加入“民族情 一家親”微信群,大家平時聊聊近況、發(fā)發(fā)照片,就是一個民族團結的大家庭。
相冊最后一頁,“一家人永遠在一起”“很幸福我們是一家人”“情誼永存”一張張手寫的小貼紙,續(xù)寫著他們未完待續(xù)的民族團結故事。“不久前召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我特別注意到全會新聞里提到了‘制定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法,健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制度機制’。在我的身邊,各民族兄弟姐妹如同一家人,互幫互助,你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你。像石榴籽一樣關系緊密。”在王菊茹看來,各民族間的交往交流交融,是增進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必由之路。
在共享社區(qū),各族同胞互幫互助的故事每一天都在發(fā)生。據社區(qū)負責人介紹,自“結親互助”活動開展以來,已有18個家庭與25名來自各民族的學生結親,并從學校擴展到了附近的軍營。如今,“結親互助”活動已經成為共享社區(qū)的一個品牌,越來越多的居民加入到促進民族團結互幫互助的活動當中。
編輯:崔姝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