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游>茶旅人生
宋人聽水,原來這么有詩意
于良子
當技術要點無法用定量手段表達時,就基本靠語言描述,而語言描述的依據(jù),又大都是人體器官的感覺,古今概莫如此。
水溫一直事關茶湯的質(zhì)量。古時候沒有溫度計,要把握水溫,基本依靠眼睛看、耳朵聽。自唐代陸羽《茶經(jīng)》開始,直到宋元明清等眾多茶人,對水溫的感受有不少翔實的記載和精彩的描述。
陸羽在《茶經(jīng)》中提到了兩個感覺方式:看與聽。看什么:氣泡。氣泡有大小,且有好聽的名字,所謂“魚目”“涌泉連珠”“騰波鼓浪”,分別代表了所謂的一沸、二沸、三沸這三種依次上升的水溫。因為唐人先煮水后投茶,在鍋里煮水,看得見如此不同的氣泡形態(tài),不失為簡便易行的方法。
至于“聽”,陸羽也只是在描述一沸時,用了“微有聲”三個字而已。似乎能夠清楚地看,便沒有再用聽覺的必要。但這種聽的方法,到了宋代卻大行其道。
眾所周知,宋代喝茶方式起了變化,煮茶改成點茶,即直接把茶粉放在茶碗中用開水沖攪著喝。于是,《茶經(jīng)》的水溫判斷方法在宋代出現(xiàn)了兩個問題:其一,煮水的器皿用了湯瓶,因為瓶口小而深,根本看不到氣泡的動態(tài),如何拿捏?連茶學專家蔡襄也感嘆“候湯最難”;其二,什么是點茶的最佳水溫?見仁見智,莫衷一是。
宋代羅大經(jīng)(曾任撫州推官)在其著作《鶴林玉露》中,記載他與朋友李南金的一段“以詩辯聲”的故事,很典型地涉及了這兩個問題。
關于第一個問題,解決的方式順理成章,即用耳朵替代眼睛。李南金說:陸羽《茶經(jīng)》用魚目、涌泉連珠作為煮水時水溫的標志,但是用湯瓶煮水,難以觀察;陸羽的方法是“以茶就水”,在第二沸時投茶,慢慢煮出茶味。而如今在碗中“以水點茶”的方式,則用“背二涉三”(即三沸初起)為佳。
為了讓大家能夠理解和掌握“背二涉三”的方法,李金南還特意作了一首名為《茶辨》的詩:
砌蟲唧唧萬蟬催,
忽有千車稇載來。
聽得松風并澗水,
急呼縹色綠瓷杯。
當聽到如蟋蟀群蟬之鳴、車隊載重而來、松風夾著澗水的聲音時,立即注水沖點。應當說,李南金這具有畫面感的詩,非常有利于我們形象化地理解和把握煮水的火候和注水的時點。
然而,羅大經(jīng)對此有不同看法。他說:李南金的論述很精到,可是點茶的水宜嫩不宜老,“嫩則茶味甘,老則過苦矣”。他認為用李南金詩中所描述的水溫有過高之嫌,為此他也作了一詩,在程序上來了一個小小的調(diào)整:
松風檜雨到來初,
急引銅瓶離竹爐。
待得聲聞俱寂后,
一甌春雪勝醍醐。
水剛沸騰,立刻把湯瓶移開火爐,等到沸騰的聲音完全消失后,再注水點茶,這樣的茶湯才能達到美味的口感。
這首詩句同樣也非常形象地給我們“定格”了宋人煮水點茶時的一個技術關節(jié)點。
對照二者的詩句,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李詩強調(diào)及時用高溫沖點(急呼縹色綠瓷杯);而羅詩則認為讓水溫略有降低(待得聲聞俱寂后),茶湯才有味甘之美。
賞詩品茶,看李、羅兩人對問題的思辨方式、感覺的把握能力,特別是語言的表達藝術,不由得讓我們擊節(jié)感嘆:原來煮水烹茶的技術,也可以這樣美。
(作者系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高級實驗師、中國茶葉學會茶藝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水溫 宋人 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