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 id="mmmmm"></dd>
  • <noscript id="mmmmm"><dd id="mmmmm"></dd></noscript>
    <nav id="mmmmm"><sup id="mmmmm"></sup></nav>
  • <tr id="mmmmm"></tr>
  • <nav id="mmmmm"></nav>
    <tfoot id="mmmmm"><noscript id="mmmmm"></noscript></tfoot><tfoot id="mmmmm"><noscript id="mmmmm"></noscript></tfoot>
    <nav id="mmmmm"><ul id="mmmmm"></ul></nav>
  • 羞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自揄视频,直接看不卡无码免费视频,免费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超碰av免费网络

    首 頁 資訊 評論 藝文 閱讀 非遺 國學 人物 戲劇 國之瑰寶

    首頁>文化>評論

    “改造中國與世界”的宏偉史詩

    ——毛澤東詩詞與中共黨史

    2021年05月24日 10:39  |  來源:人民政協(xié)報
    分享到: 



    ▲汪建新

    主講人簡介:

    汪建新,江西婺源人,1964年9月生,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教授、副院長。長期從事干部教育,十多年來專注于毛澤東詩詞的教學與研究。著有《毛澤東詩傳》《品讀詩人毛澤東》《紅色管理搖籃井岡山》等;主講電視系列片《毛澤東的詩人情懷——閱盡人間春色》;譯著有《戰(zhàn)略管理》《面向未來的管理——組織行為與過程》。

    ■今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全國上下都在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黨史有多種學法,也有多種講法。本期講壇以毛澤東的奮斗人生和心路歷程為切入點,以中國共產(chǎn)黨的發(fā)展歷史和近現(xiàn)代中國的滄桑巨變?yōu)橹骶€,用毛澤東詩詞進行貫穿和梳理,視角獨特,脈絡分明。本次講壇特刊此文,以期在領(lǐng)略毛澤東詩詞史詩魅力的同時,解讀一代偉人毛澤東的偉岸人格,感悟中國共產(chǎn)黨的使命擔當和百年輝煌。

    毛澤東是叱咤風云的卓越政治家,也是獨領(lǐng)風騷的偉大詩人。在締造新中國和建設新中國的歷史進程中,他成就了舉世公認的千秋偉業(yè),也創(chuàng)作了氣吞山河的不朽詩篇。白居易《與元九書》有云:“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詩史合一是毛澤東詩詞的鮮明特色。毛澤東詩詞植根于中華悠久文化的厚重土壤,孕育于跌宕起伏的革命征途,形象反映中國共產(chǎn)黨人救國救民的艱辛歷程,藝術(shù)記錄近現(xiàn)代中國風起云涌的滄桑巨變,是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yè)的宏偉史詩,是毛澤東輝煌燦爛的奮斗人生和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是感悟毛澤東堅定執(zhí)著的初心使命的獨特文本,也是解讀篳路藍縷的中國共產(chǎn)黨為什么“能”的鮮活教材。

    昏天黑地:“長夜難明赤縣天”

    近代中國內(nèi)憂外患,韶山閉塞貧窮,毛澤東孩兒立志出鄉(xiāng)關(guān)

    “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躚,人民五億不團圓。”從鴉片戰(zhàn)爭開始,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外受帝國主義列強的蹂躪,內(nèi)遭反動統(tǒng)治者的殘酷壓迫。“東海有島夷,北山盡仇怨。”世界上幾乎所有帝國主義國家都侵略過中國,尤其是日本不斷侵犯中國,而沙皇俄國大肆侵吞中國疆土。“地主重重壓迫,農(nóng)民個個同仇。”而國內(nèi)也是矛盾突出,地主與農(nóng)民之間的階級對立異常尖銳。

    1893年12月26日,毛澤東出生于湖南湘潭縣韶山?jīng)_的一戶農(nóng)民家庭。盡管他家的境況還算殷實,但韶山同舊中國其他閉塞貧窮的山村并無二致,廣大農(nóng)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在韶山?jīng)_流傳著這樣的民歌:“韶山?jīng)_來沖連沖,十戶人家九戶窮;有女莫嫁韶山?jīng)_,紅薯柴棍度一生。”還有一段順口溜:“農(nóng)民頭上三把刀,稅多租重利息高;農(nóng)民眼前三條路,逃荒討米坐監(jiān)牢。”這是當年韶山?jīng)_貧苦山民生活的真實寫照,毛澤東對此刻骨銘心。

    1902年春,毛澤東進入南岸私塾讀書,先后就讀了六個私塾。毛澤東熟讀四書五經(jīng),但他更喜歡讀《精忠傳》《水滸傳》《三國演義》《隋唐演義》等“雜書”。他發(fā)現(xiàn)舊小說人物都是武將文官書生,從來沒有農(nóng)民主人公。改良主義者鄭觀應《盛世危言》的許多新思想使他受到啟蒙,而《列強瓜分之危險》一書中的“嗚呼,中國其將亡矣”,使他對國家前途深感憂慮。1910年秋,毛澤東考入湘鄉(xiāng)東山高等小學堂。臨行前,他給父親留下一首詩:“孩兒立志出鄉(xiāng)關(guān),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作品表達了少年毛澤東沖出偏遠閉塞的韶山,好男兒志在四方的強烈渴望。從此毛澤東義無反顧地走向外面的世界,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指天問地:“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各種思潮紛然雜陳,毛澤東上下求索尋救國良策

    到湘鄉(xiāng)東山高等小學堂之后,毛澤東開始了“修學儲能”的求學生涯,其中主要是在湖南第一師范學校讀書。他立下人生誓言:“與天奮斗,其樂無窮!與地奮斗,其樂無窮!與人奮斗,其樂無窮!”1915年5月7日,袁世凱悍然接受喪權(quán)辱國的“二十一條”,毛澤東憤然題詩言志:“五月七日,民國奇恥;何以報仇?在我學子!”1915年9月,他發(fā)布《征友啟事》,“嚶其鳴矣,求其友聲”,征集志同道合的朋友,“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1918年4月14日,他與蔡和森等人創(chuàng)建進步團體新民學會,立志“革新學術(shù),砥礪品行,改良人心風俗”。會員羅章龍打算赴日本留學,毛澤東寫下《七古·送縱宇一郎東行》為其餞行,強調(diào)“丈夫何事足縈懷,要將宇宙看秭米”“管卻自家身與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1918年夏季畢業(yè)后,他探索救國救民之策的行動更加積極、更加穩(wěn)健。他進行帶有烏托邦色彩的“新村主義”嘗試;發(fā)動驅(qū)逐軍閥張敬堯的“驅(qū)張運動”;組織有志青年赴法勤工儉學;領(lǐng)導湖南學生反帝愛國運動;創(chuàng)刊思想激進的《湘江評論》;興辦傳播進步書刊的文化書社;發(fā)起組織俄羅斯研究會,推動湖南自治運動;倡議把“改造中國與世界”作為新民學會的宗旨……

    盡管青年毛澤東沒有用詩作直接抒寫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這一開天辟地的大事件,但他一直挺立于時代潮頭,毅然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信仰,積極籌建湖南長沙共產(chǎn)主義小組,成為堅定的共產(chǎn)黨人和職業(yè)革命家。共同的革命理想與追求使毛澤東與楊開慧結(jié)為革命伴侶,婚后他們聚少離多。毛澤東難免也有“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的徹夜思念,有“揮手從茲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訴”的離愁別緒。“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毛澤東以“要似昆侖崩絕壁,又恰像臺風掃寰宇”的毅然決然,“憑割斷愁絲恨縷”,全身心投入中國革命事業(yè)。

    毛澤東以“改造中國與世界”為己任,但究竟如何付諸行動,他也在苦苦思索。一方面是大革命如火如荼,一方面卻有無法遏制的暗流涌動。1925年,毛澤東在長沙橘子洲頭“獨立寒秋”,面對“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壯美秋景,反觀黑暗統(tǒng)治、民生多艱的殘酷現(xiàn)實,敢問路在何方?他從內(nèi)心發(fā)出“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這一氣壯山河的詰問。

    翻天覆地:“敢教日月?lián)Q新天”

    中國革命艱難曲折,道路決定命運,毛澤東獨辟蹊徑闖新路

    1927年,蔣介石背叛革命,轟轟烈烈的大革命付諸東流。“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毛澤東心情蒼涼。“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殘酷現(xiàn)實使毛澤東深刻認識到:沒有武裝的革命就無法戰(zhàn)勝武裝的反革命,就無法改造中國與世界,他得出一個石破天驚的結(jié)論:“槍桿子里面出政權(quán)。”“秋收時節(jié)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毛澤東發(fā)動湘贛邊界秋收起義。“軍叫工農(nóng)革命,旗號鐮刀斧頭”,毛澤東第一次打出共產(chǎn)黨人自己的旗幟,從此工農(nóng)階級有了為自己打天下的工農(nóng)子弟兵。

    秋收起義失利后,毛澤東果斷放棄攻打長沙的原定計劃,引兵井岡,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走上農(nóng)村武裝割據(jù)的道路,“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從此,穿長衫的毛澤東開始戎馬倥傯,南征北戰(zhàn)。毛澤東詩詞也告別“呼聲革命”的“書生意氣”,不再單純摹景抒情,轉(zhuǎn)向戰(zhàn)爭紀實,他把詩情融入戰(zhàn)爭,使戰(zhàn)爭充滿詩意。

    國民黨反動派把革命武裝誣稱為“匪”。“六月天兵征腐惡”“天兵怒氣沖霄漢”,毛澤東旗幟鮮明地稱其為主持正義的“天兵”。工農(nóng)武裝割據(jù)風生水起,蔣介石一再興兵“進剿”“會剿”“圍剿”。毛澤東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迎來“紅旗躍過汀江”的根據(jù)地拓展,奪得“前頭捉了張輝瓚”的第一次反“圍剿”勝利,創(chuàng)造“橫掃千軍如卷席”的第二次反“圍剿”輝煌勝利。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頭上高山,風卷紅旗過大關(guān)”“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不周山下紅旗亂”“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毛澤東將道路自信詩化為“山+紅旗”的獨特意象。改造中國與世界的正確道路是在山里尋求到、從山里走出來的。毛澤東對革命搖籃井岡山情有獨鐘,用《西江月·井岡山》《水調(diào)歌頭·重上井岡山》《念奴嬌·井岡山》反復吟詠。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瀾”,還是“雄關(guān)漫道真如鐵”,他始終高舉“農(nóng)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quán)”旗幟,攻克婁山關(guān),翻越六盤山,問鼎昆侖山,“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一路“滿宇頻翹望,凱歌奏邊城”。待到“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時,人民解放軍占領(lǐng)南京。尤其是針對英國軍艦紫石英號無視警告擅闖長江水域,我軍果斷炮擊使其中彈擱淺,更是平添了“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劃時代意義,既宣告了蔣家王朝敗局已定,也標志著西方列強“炮艦外交”的徹底終結(jié)。

    頂天立地:“刺破青天鍔未殘”

    共產(chǎn)黨人無私忘我,堅定執(zhí)著勇猛,毛澤東越是艱險越向前

    毛澤東詠山的作品很多,他把山刻畫得形神兼?zhèn)洌敖饺绠嫛薄敖饺绱硕鄫伞保磉_了毛澤東強烈的愛國情懷。“山,刺破青天鍔未殘。天欲墮,賴以拄其間。”山猶如利劍刺破青天,自身卻完好無損,天塌下來,山一柱擎天,真乃“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在百年奮斗中,共產(chǎn)黨人不畏強暴,不懼風險,敢打必勝,“欲與天公試比高”。

    中國革命艱苦卓絕,“敵軍圍困萬千重”“二十萬軍重入贛,風煙滾滾來天半”,毛澤東以“我自巋然不動”的從容氣度,以“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的英雄氣概,不斷“報道敵軍宵遁”。面對“路隘林深苔滑”“贛江風雪迷漫處”“霧滿龍岡千嶂暗”“大渡橋橫鐵索寒”“山高路遠坑深”等嚴峻考驗,毛澤東領(lǐng)導人民軍隊“雪里行軍情更迫”“萬水千山只等閑”“大軍縱橫馳奔”。

    遵義會議之前,毛澤東的斗爭實踐受到黨內(nèi)各種“左”傾錯誤路線一再打壓。他極力壓制內(nèi)心郁悶,揮灑“踏遍青山人未老”的豪邁,舒展“寥廓江天萬里霜”的豁達,一掃“自古逢秋悲寂寥”的衰頹,盛贊“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的壯美秋景,高唱“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的人生贊歌。毛澤東愈挫愈勇,“要向瀟湘直進”“直下龍巖上杭”“直指武夷山下”“席卷江西直搗湘和鄂”。一個“直”字,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毛澤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

    1937年清明節(jié),國共兩黨共祭中華始祖黃帝陵,毛澤東親筆撰寫四言詩《祭黃帝陵文》。祭文痛陳“強鄰滅德”“琉臺不守”“遼海燕冀,漢奸何多”“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民族危亡,表明共產(chǎn)黨人“萬里崎嶇,為國效命”的使命擔當,表達“億兆一心,戰(zhàn)則必勝。還我河山,衛(wèi)我國權(quán)”的堅強決心,堪稱是中華民族誓死抗日的“出師表”。

    毛澤東早期詩詞作品中,“我懷郁如焚”“君行吾為發(fā)浩歌”“我返自崖君去矣”“算人間知己吾和汝”的“我”,多指本人,意在抒發(fā)個人情感。毛澤東心系天下,從不沉湎于“小我”之情。“我自巋然不動”“狂飆為我從天落”“而今我謂昆侖”“唯我彭大將軍”中的“我”,不再是個體,而是群體。而在“紅軍不怕遠征難”“不到長城非好漢”“宜將剩勇追窮寇”中,他已然超越“小我”,融入“大我”,達到“無我”之境。毛澤東胸懷“太平世界,環(huán)球同此涼熱”的宏大抱負,致力于創(chuàng)造“四海翻騰云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的嶄新世界。

    蟠天際地:“喚起工農(nóng)千百萬”

    人民是歷史創(chuàng)造者,放手發(fā)動群眾,毛澤東全心全意為人民

    唐代羅隱《蜂》詩寫道:“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改造中國與世界,究竟為了誰?毛澤東用兩句詩予以回答。“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攻占一個地方,建立革命根據(jù)地,開展土地革命,開展“耕者有其田”。“遍地哀鴻滿城血,無非一念救蒼生”,哀鴻遍野,民不聊生,共產(chǎn)黨人之所以挺身而出、浴血奮戰(zhàn),為的是救國救民救蒼生。《中國共產(chǎn)黨章程》莊嚴宣示:“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毛澤東在《愚公移山》中,說挖山不止的愚公感動了上帝,派神仙幫他把兩座山背走了。“現(xiàn)在也有兩座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國主義,一座叫做封建主義。我們一定要堅持下去,一定要不斷地工作,我們也會感動上帝的。這個上帝不是別人,就是全中國的人民大眾。”“枯木朽株起努力”,有勞苦大眾傾心支持,中國革命無往而不勝。

    “五帝三皇神圣事,騙了無涯過客”“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正如柳亞子所贊譽的那樣,“推翻歷史三千載,自鑄雄奇瑰麗詞”,毛澤東堅決反對帝王將相、英雄人物創(chuàng)造歷史的唯心史觀。“盜跖莊蹻流譽后,更陳王奮起揮黃鉞”,他把那些曾被誣為“匪”“盜”“逆”的奴隸起義、農(nóng)民起義英雄推崇為“風流人物”。他在注釋“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時,明確說明“末三句,是指無產(chǎn)階級”。“中華兒女多奇志”“六億神州盡舜堯”,人民至上。

    毛澤東強調(diào)兵民是勝利之本,戰(zhàn)爭之偉力存在于民眾之中。“十萬工農(nóng)下吉安”“百萬工農(nóng)齊踴躍”“喚起工農(nóng)千百萬,同心干”,他放手發(fā)動群眾,堅信人民群眾一旦覺醒并匯入中國革命洪流,將成為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軍民團結(jié)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他緊緊依靠人民,譜寫了人民戰(zhàn)爭的精美華章。

    歡天喜地:“萬方樂奏有于闐”

    反動統(tǒng)治一去不返,人民翻身作主,毛澤東與民同樂慶解放

    1950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個國慶節(jié),舉國上下,一片歡騰。10月3日,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舉行隆重的慶祝晚會,各少數(shù)民族代表興高采烈地向毛澤東主席和其他領(lǐng)導人獻旗獻禮,表達喜悅和崇敬之情。之后,各少數(shù)民族文工團表演節(jié)目,載歌載舞。柳亞子即席吟詩《浣溪沙》:“火樹銀花不夜天,弟兄姊妹舞翩躚,歌聲唱徹月兒圓。不是一人能領(lǐng)導,那容百族共駢闐?良宵盛會喜空前!”次日,毛澤東欣然和詞《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蹁躚,人民五億不團圓。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詩人興會更無前。”

    《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屬唱和之作,從高處著眼,從大處著筆,撫今追昔,構(gòu)思精巧。上闋揭露和批判舊中國的黑暗統(tǒng)治,寥寥數(shù)語寫盡中華民族飽受的磨難與痛苦。下闋描繪各族人民翻身解放的喜人情景。“一唱雄雞天下白”,引用李賀《致酒行》成句,比喻新中國誕生猶如雄雞高唱,驅(qū)走漫長黑夜,迎來無限光明。

    “萬方樂奏有于闐”,“萬方”指神州大地,也指各族人民。柳詞中“那容百族共駢闐”中的“駢闐”,也作“駢填”“駢田”,是聚會、會集之意。毛澤東以“于闐”對“駢闐”,堪稱神來之筆。新疆地名“于闐”指新疆文工團,寓意各族人民歡聚一堂。言下之意,連古稱“于闐”的偏遠之地都派人參與國慶聯(lián)歡,怎能不是“萬方樂奏”?只有新中國才能真正實現(xiàn)各族人民大團結(jié)的思想意義瞬間躍然紙上。“詩人興會更無前”,詩人激情澎湃謳歌新社會。

    “于闐”是漢代西域的國名,在漢代即被納入中央政權(quán)版圖,唐代時已成為“安西四鎮(zhèn)”之一,是古代中西陸路交通必經(jīng)之地。此間出產(chǎn)的和田玉是邊疆與中原、東方與西方文化和商貿(mào)交流的第一個媒介。于闐還曾是佛教東傳進入中國的第一站。清光緒八年(1882年)置于闐縣,今屬新疆和田地區(qū)。毛澤東由國慶晚會的文藝舞臺,聯(lián)想到“往事越千年”的歷史舞臺,既頌揚新中國成立后所發(fā)生的巨大變化,也彰顯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正煥發(fā)出勃勃生機。

    改天換地:“地動三河鐵臂搖”

    蕩滌一切污泥濁水,發(fā)展日新月異,毛澤東勵精圖治搞建設

    新中國面對的是一個近百年戰(zhàn)亂頻仍、千瘡百孔、百業(yè)凋敝的爛攤子。1949年6月15日,在新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講話中,毛澤東豪邁地宣告:“中國人民將會看見,中國的命運一經(jīng)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國就將如太陽升起在東方那樣,以自己輝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滌蕩反動政府留下來的污泥濁水,治好戰(zhàn)爭的創(chuàng)傷,建設一個嶄新的富強的名副其實的人民共和國。”毛澤東千方百計調(diào)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努力改變一窮二白的落后面貌,要把中國建設成一個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國家。毛澤東詩詞也告別炮火硝煙,轉(zhuǎn)向描繪如火如荼的社會主義建設,熱情謳歌人民群眾戰(zhàn)天斗地的精神風貌。

    《水調(diào)歌頭·游泳》高度贊揚“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的大好局面,充分肯定“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建設成果,還想象奇特地勾畫了“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的發(fā)展前景。1958年6月30日,喜聞江西省余江縣徹底消滅血吸蟲,毛澤東“浮想聯(lián)翩,夜不能寐”,揮毫寫下《七律二首·送瘟神》。“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舊社會瘟神猖獗,人民遭殃。新社會,在黨的領(lǐng)導下,中國人民意氣風發(fā),“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瘟神逃脫不了滅亡,最終被送上西天。

    1959年6月,毛澤東回到魂牽夢繞的韶山。他訪貧問苦,請鄉(xiāng)親們吃飯,可殘羹不剩的場景使他內(nèi)心隱隱作痛,濃情寫下《七律·到韶山》。“喜看稻菽千重浪”,與其說是詩人的一種浪漫筆調(diào),不如說是領(lǐng)袖對人民豐衣足食的一種熱切期盼。1965年5月,毛澤東“千里來尋故地”,重上井岡山。“舊貌變新顏”“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多了樓臺亭閣”,他撫今追昔,百感交集,接連寫下《水調(diào)歌頭·重上井岡山》和《念奴嬌·井岡山》。

    二戰(zhàn)結(jié)束后,國際局勢錯綜復雜,“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高天滾滾寒流急”“已是懸崖百丈冰”。毛澤東氣定神閑,“冷眼向洋看世界”“亂云飛渡仍從容”“梅花歡喜漫天雪”。他蔑視各種國際反動勢力,“獨有英雄驅(qū)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羆”。為粉碎敵對勢力的和平演變陰謀,毛澤東十分注重培養(yǎng)“不愛紅裝愛武裝”的一代新人。而“拒腐蝕,永不沾”的“南京路上好八連”使他歡欣鼓舞,1963年8月1日寫下《雜言詩·八連頌》。“奇兒女,如松柏。上參天,傲霜雪”,這是對好八連的熱情禮贊,是對黨和軍隊的諄諄教導,也是對全國人民的殷切期望,至今仍然閃耀著真理的光芒。

    驚天動地:“彩云長在有新天”

    百年變局前所未有,風景這邊獨好,習近平領(lǐng)航奮進新時代

    青年毛澤東“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但他是徹底的辯證唯物主義者。他既有“踏遍青山人未老”“莫嘆韶華容易逝”的豪邁,也有“人生易老天難老”“鬢雪飛來成廢料”的感喟,更有“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毛澤東不斷實現(xiàn)理想、鑄就輝煌,但也有很多未了心愿。不可否認,毛澤東在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中走過彎路,在晚年犯了嚴重錯誤,但他終究是一代偉人。他改造了中國,也改變了世界。毛澤東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指出:“中華民族的昨天,可以說是‘雄關(guān)漫道真如鐵’”“中華民族的今天,正可謂‘人間正道是滄桑’”“中華民族的明天,可以說是‘長風破浪會有時’”。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共產(chǎn)黨撥亂反正,團結(jié)帶領(lǐng)人民進行改革開放的偉大革命,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fā)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zhàn)。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對不忘“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的初心使命,發(fā)揚“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進取精神,保持“亂云飛渡仍從容”的戰(zhàn)略定力,滿懷“風景這邊獨好”的充分自信,統(tǒng)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xié)調(diào)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出臺一系列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取得了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全方位的、開創(chuàng)性的成就,推動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生深層次的、歷史性的變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編輯:陳姝延

    關(guān)鍵詞:詩詞 毛澤東


    人民政協(xié)報政協(xié)號客戶端下載 >

    相關(guān)新聞

    羞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自揄视频
    <dd id="mmmmm"></dd>
  • <noscript id="mmmmm"><dd id="mmmmm"></dd></noscript>
    <nav id="mmmmm"><sup id="mmmmm"></sup></nav>
  • <tr id="mmmmm"></tr>
  • <nav id="mmmmm"></nav>
    <tfoot id="mmmmm"><noscript id="mmmmm"></noscript></tfoot><tfoot id="mmmmm"><noscript id="mmmmm"></noscript></tfoot>
    <nav id="mmmmm"><ul id="mmmmm"></ul></n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