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評“蝸牛獎”只是轉作風的第一步
4月11日,山東淄博周村區(qū)召開“蝸牛獎”認定會議,評出了省內首例“蝸牛獎”。周村區(qū)工商局、絲綢路街道人口和計劃生育辦公室、青年路街道二十里鋪村等單位因存在一定問題,最終上述3家單位成為周村區(qū)首批“蝸牛獎”獲得者。(4月13日 澎湃新聞網)
在當天的認定會議上,周村區(qū)“蝸牛獎”認定小組辦公室通報了《“蝸牛獎”問題線索調查情況》。隨后,根據《周村區(qū)2018年度“蝸牛獎”認定辦法》,7名“蝸牛獎”認定小組成員、5名人大代表、5名政協(xié)委員、2名群眾代表本著對當事人負責、對事業(yè)負責的態(tài)度,堅持實事求是原則,依據《認定辦法》和客觀事實進行評議,通過無記名投票的方式,評選出了周村區(qū)第一批也是省內首例“蝸牛獎”,評選結果將以通報的形式在全區(qū)范圍內進行公示。
評“蝸牛獎”,周村區(qū)不是第一個,估計也不會是最后一個。從媒體報道的情況來看,地方評選“蝸牛獎” 針對的是推進重點項目不得力、履行行政職能不到位、解決群眾關切問題不及時的責任人。通過“蝸牛獎”讓庸官懶政的黨員干部感受到沉甸甸的壓力,從而讓他們變壓力為動力,主動作為,主動履職盡責,成為一個人民滿意的黨員干部。
但各級黨組織也要明白,響鼓也需要重錘,何況是那些不怎么響的鼓,對它們更需要更重的錘。因此各級黨組織在轉變黨員干部的作風,治理為官不為、為官亂為,評選“蝸牛獎”的同時,一定要清晰地認識到,評“蝸牛獎”只是轉作風的第一步,如果把轉作風全部寄托在“蝸牛獎”的評選上,以為有了這樣的評選,黨員干部的作風自然而然地就會變好了,那樣的想法很傻很天真。
提醒千遍萬遍,不如狠心問責一次。評選“蝸牛獎”,只能是治理“慵懶散浮拖”的起步工作,各級黨組織必須動真格、下狠勁,不僅要給真正干事創(chuàng)業(yè)者撐腰,也要樹立身邊的反面警示“教材”,要對得到“蝸牛獎”的黨員干部進行嚴肅處理,該批評教育的就批評教育,該問責追責的就堅決問責追責,只有這樣動真碰硬地處理,讓“蝸牛獎”成為“燙手山芋”,讓“得獎”的黨員干部付出沉重代價,這樣轉作風才可能成為現(xiàn)實,良好的黨風政風才可能慢慢形成。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蝸牛獎 作風 轉作 周村區(qū) 評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