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diǎn) 沸點(diǎn)
“婆媳經(jīng)”最難念?看百歲婆婆和七旬兒媳的美好生活
“婆媳經(jīng)”最難念?看百歲婆婆和七旬兒媳的美好生活,你就有辦法了!
說起二人生活,或許你馬上想到的是一對夫妻。
不過在新疆烏魯木齊市,有這樣一對“母女”,105歲的婆婆和77歲媳婦,兩位老人在一起生活了整整15年。
這位高壽的老婆婆名叫李文秀,讓當(dāng)?shù)厝肆w慕的不是她的長壽,而是她有一位善良的“知己”——二兒媳。
這位兒媳叫王竹君,自和李文秀的二兒子成家以來,一家人就和老人生活在一起。15年前,王竹君的丈夫因病去世,孩子們也都成家,婆媳二人開始了相濡以沫的二人生活。
李文秀老人95歲以后,生活不能自理,全靠王竹君一人照料。照理說,77歲已是當(dāng)奶奶的高齡,應(yīng)當(dāng)在家頤養(yǎng)天年了,但她毫無怨言,一人主動擔(dān)起了照顧年邁婆婆的重任。
常言道:“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其中“婆媳經(jīng)”是最難念的。而半個多世紀(jì)以來,李文秀和二兒媳相處很融洽,幾乎沒有紅過臉。
李文秀膝下有5個兒女,但陪伴和侍奉她50多年的一直是王竹君。其孝心令人動容,更彌足珍貴。
李文秀1913年3月出生于安徽本埠,家境貧寒,11歲失去父親,經(jīng)受了不少磨難,還未成年,就嫁給了大她20歲的丈夫。
25歲時,李文秀隨丈夫到新疆謀生。平時在家里給人納鞋底、打鞋墊、鎖扣洞,做些針線活補(bǔ)貼家用,日子過得緊緊巴巴。
新疆解放后,李文秀參加過扭秧歌宣傳隊。之后因照顧孩子,沒有再出去工作。
老人生活簡樸,為人和善,凡事從不計較,常在兒女面前叮囑“吃虧是福”。
李文秀出生的年代還實(shí)行裹腳,這樣的鞋很久沒有商家銷售了,90歲以前,全是她自己做的。
95歲以前,老人的內(nèi)衣、手帕、襪子都自己洗、晾曬。在王竹君的眼里,婆婆生活講究,非常愛干凈。做飯時,頭發(fā)和拖鞋要夾上報紙,生怕沾到油。
王竹君早年從江蘇無錫到新疆,成為李文秀的兒媳婦后,因有主見、做事麻利,家里大小事由她一手操辦。
一直到現(xiàn)在,做飯、收拾房子、洗衣服,侍奉老人,全由王竹君一人操弄,從來不要晚輩來幫忙。
屋內(nèi)家具陳舊,但收拾得很整潔。近20年來,王竹君一直沒有更換家具,也沒有挪動過位置,就是想讓婆婆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下生活。
李文秀百歲以來,體力減小很多,駝背日益明顯,對王竹君越來越依賴。婆婆愛干凈,王竹君每周都給她洗澡。盛夏時節(jié),天天給婆婆沖洗身子。
老人腿腳也越來越不方便。王竹君買來輪椅,只要天不冷,她都會先把輪椅拿下樓,再回家攙扶婆婆慢慢走下三層樓。讓婆婆與鄰里說說話、散散心,多呼吸戶外新鮮空氣。
老人吃飯不方便,王竹君把飯煮爛,一口一口地喂。但不久她發(fā)現(xiàn),婆婆的手沒有力氣了。王竹君又鼓勵她自己動手,哪怕吃的到處都是后再收拾,也要讓老人恢復(fù)手上的抓力。
誰都有身體哪不舒服的時候,李文秀老人也不例外,何況這個歲數(shù),經(jīng)常有個頭疼腦熱的,王竹君平時在看書和電視時,會注意養(yǎng)生知識,并一一記錄下來。
婆婆胃不好,還有老寒腿,偶爾也會感冒,王竹君都能從手抄本上找到治療、緩解的有效方法。
隨著年紀(jì)的增長,王竹君對婆婆的照料與日俱增。婆婆瘦弱無力,常常便秘,王竹君就用手指幫婆婆摳大便。如今,婆婆吃喝拉撒全需要照顧。
每天待老人起床更衣后,王竹君用木梳給婆婆整理一頭銀發(fā)。緩慢而輕柔的動作,讓李文秀很舒適。
王竹君還在家里裝了一個類似醫(yī)院病房的呼叫鈴,有什么事按一下鈴。她擔(dān)心在外面做事時,聽不到老人在房間里的動靜。
如今,李文秀老人雖然105歲了,但記性好,頭腦清晰,精神狀況也不錯。老人生活規(guī)律,每晚10點(diǎn)前入睡,早上9點(diǎn)起床,午休1至2小時,睡醒喝一杯水。
家里一有客人來,老人總是笑嘻嘻的,顯得特別精神。但面對鏡頭時,笑容馬上消失。
老人每日三餐均為家常飯,從不挑食。從小到老,最愛吃的都是紅燒肉。年齡過百了,每周還要吃,每次還能吃上好幾塊。
老人平時也看電視,最喜歡看《西游記》,屏幕上豬八戒一出現(xiàn),就會像孩子一樣開心地喊:“豬八戒!”“豬八戒!”
老人說,豬八戒活潑,最知道疼人。
“婆媳親,全家和”。歸納世上很多百歲老人的故事,無一例外心寬、和善,作息規(guī)律,以及家庭和睦。李文秀老人之所以長壽,和兒媳婦關(guān)系融洽以及悉心照料密不可分。(史玉江)
編輯:周佳佳
關(guān)鍵詞:婆婆 老人 王竹 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