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8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讀原創(chuàng) 讀原創(chuàng)
代表委員關注塵肺病助力精準扶貧
連續(xù)呼吁7年 只為了兩個90%
——代表委員關注塵肺病助力精準扶貧
人民政協(xié)網北京3月3日電(記者 趙瑩瑩)掐指一算,2018年兩會,已是有志于此的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xié)委員為救助塵肺病農民工奔走呼告的第7個年頭。雖然背后的數字依然不容小覷,但可喜的是,自2016年國家十部委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加強農民工塵肺病防治工作的意見》以來,多個部委先后圍繞塵肺病農民工問題發(fā)布相關政策,隨之全國各個省市區(qū)相繼出臺對應性政策與意見。
網絡圖
塵肺病是由小微粒粉塵在肺部潴留而引發(fā)的疾病,是一種沒有醫(yī)療終結的職業(yè)病。根據國家衛(wèi)計委統(tǒng)計,在整個職業(yè)病當中塵肺病占到90%,而農民工又占塵肺病患病人數的90%。
2013年,“大愛清塵”發(fā)起人王克勤的一則微博,讓全國人大代表、無錫人民醫(yī)院副院長陳靜瑜難以平靜,胸外科30多年的工作經驗,讓他覺得自己有義務、有責任做些事情。正是從那時起,陳靜瑜與塵肺病農民工結下不解之緣,成為推動問題解決的一股堅實力量。
近年來,陳靜瑜接診過的塵肺病人達上百名,大部分患者在患病后喪失了勞動能力,斷絕了生活來源,面對巨額治療費不堪重負;有的塵肺病患者因生活所迫繼續(xù)打工,病情加重;在一些地區(qū),塵肺病集中爆發(fā)……
“盡管我清楚是這個病,可因為不具備疾控中心的認定資質,只能在診斷書上打個問號,寫上‘纖維化’。”身為一名醫(yī)生,陳靜瑜明白,治療塵肺病,技術不是問題,關鍵是患者的病情普遍被“延誤”了。
2017年,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成立塵肺病診療專家委員會,以提高塵肺病診療水平,維護塵肺病患者健康權益,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辰擔任主任委員。
“一旦得上,患者如果沒有基本的醫(yī)療保障、不能保證吸氧、用藥及其后期做肺移植的費用,將面臨極大痛苦直至生命終結。早期采取防護措施,是可以避免患上塵肺病的。”對于塵肺病的專業(yè)性診斷,王辰委員和陳靜瑜代表有著相同的擔憂。
事實上,由于對塵肺病的診斷必須經由專門獲批的有資質的醫(yī)院來進行,在得到明確的塵肺病鑒定之前,塵肺病人往往無法在普通醫(yī)院進行診斷治療。關鍵的節(jié)點在于,早診斷,就可以抓緊預防和提醒。
“目前,塵肺病診斷只有部分具有職業(yè)病診斷鑒定資質的機構可以進行,其實哪怕是一名普通呼吸科大夫,也可以做出診斷。”陳靜瑜認為,很多塵肺病患者在疾病的認定上兜了大圈子,導致不知需要預防;而不預防半年就可能呼吸衰竭。
最初,陳靜瑜向大會遞交的議案主要關于塵肺病醫(yī)療救助。結合這幾年給塵肺病患者做肺移植救助的經歷,2018年,想法更加成熟的他建議把塵肺病醫(yī)學診斷和職業(yè)性鑒定分離開,避免因診斷難導致的誤診和延誤治療。同時強調,面對后期治療的無奈之舉,關鍵還是前期預防。
對于支持體系的搭建,除慈善性救助外,王辰呼吁設立塵肺病專項保險,“從多角度推動照護好這些最值得照顧的人、最需要社會扶助和關愛的人,無論從機制還是情感上。”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塵肺病 診斷 精準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