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銀飾刺繡走出深山上展會
大溪村的鳥籠、梅香村的刺繡、塘寨村的臘肉、杉樹林村的水晶葡萄酒……這些分散隱藏在凱里鄉(xiāng)村的民族工藝品和農特產品這幾天集中“火”了。
在11月17日至20日貴州省黔東南州凱里市舉辦的2017中國(貴州)國際民間工藝品博覽會暨第六屆中國·凱里銀飾刺繡博覽會上,專為貧困村寨展示各具特色民族手工藝品和農特產品的18個展位讓人眼前一亮。原本是各族人民生活中流行的飾品、用品,走出深山上展會后,成為更多消費者喜歡的裝飾品、收藏品,因其精美的藝術性,更進入海內外客商的眼界。據悉,同期舉辦的招商項目懇談會上,黔東南州和凱里市推出一批文化旅游開發(fā)、民族工藝品產銷、服裝服飾加工、文化創(chuàng)意等引資項目,經過充分協(xié)商懇談成功簽約5個項目、投資金額6.97億元。項目涉及旅游綜合開發(fā)、休閑農業(yè)開發(fā)、茶葉產業(yè)化種植、實木家具制作等。另有投資意向的項目8個,涉及文化旅游、綠色食品、休閑度假、康體養(yǎng)生等。
凱里市有關部門表示,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產業(yè)發(fā)展為精準扶貧注入新活力。而將精準扶貧與博覽會“合體”,也是凱里市開拓的一條脫貧攻堅新路。
據了解,自2012年以來,凱里已連續(xù)成功舉辦了五屆博覽會,吸引了國內20多個省市區(qū)和英國、韓國、越南、巴基斯坦、柬埔寨、泰國、斯里蘭卡等國家和香港、臺灣地區(qū)多家企業(yè)參展。通過民間工藝品及銀飾、刺繡工藝品的匯集展覽、展示,促進了全國乃是世界各民族民間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也成為當地推動民族旅游、休閑、文化經濟快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平臺。許多民間手工藝人因此成為致富的領頭人。
凱里市苗繡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龍永花便是其一。過去,為了生計,龍永花也曾收起手中的針線,外出打工,直到2013年。那一年,恰逢第二屆凱里銀飾刺繡博覽會舉辦,返回家鄉(xiāng)的龍永花看到了現場百名繡娘同時飛針走線的場景,備受震撼,激發(fā)了她重拾刺繡之路。
靈機一動的龍永花拿出了打工積攢的積蓄建立了自己的刺繡企業(yè),2014年,她的作品在凱里銀飾刺繡博覽會上一經展出,便被江蘇的一名客商相中。2015年,龍永花受邀前往江蘇參加活動,最終簽訂了一筆20余萬元的訂單,由此賺取了第一桶金,企業(yè)也逐步走上正軌。目前,龍永花的企業(yè)已吸收了200多名繡娘,她們做工務農兩不誤,每月純收入可達2000至3000元左右。
據統(tǒng)計,在前五屆博覽會的強力拉動下,越來越多的繡娘銀匠被帶動到銀飾刺繡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的隊伍中來,僅凱里市目前便有繡娘10000余人、銀匠4000余人,他們用勤勞的雙手走上了致富之路,也為民族文化的傳承發(fā)展做出了貢獻。
本次展會舉辦的百家繡娘合作社訂單洽談會上,也成功實現現場簽約21單,總金額約1.35億元。龍永花和她的姐妹們成功簽下了142.25萬元的大單。
有工作人員表示,透過此次將精準扶貧與博覽會相結合,更多的繡娘、銀匠會走出深山,很多貧困村寨也將迎來一次涅蓜。
編輯:楊嵐
關鍵詞:銀飾刺繡 銀飾刺繡走出深山上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