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從融化堅冰到融合發(fā)展——兩岸交流30年回眸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題:從融化堅冰到融合發(fā)展——兩岸交流30年回眸
新華社記者
曾經(jīng),臺海陰云密布,兩岸對峙隔絕,至親不得相見,家庭不能團圓,淺淺海峽竟成咫尺天涯,寫下中華民族史上無比悲傷哀痛的一頁。
30年前的1987年,割不斷的骨肉親情終于融化了阻隔海峽的堅冰,沖開了封閉38年之久的兩岸往來之門。
30年寒來暑往,兩岸交流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淺入深,由單向到雙向,熱潮不斷,波瀾壯闊。回眸卅載歷程,太多動人故事令人感懷,太多交流成果值得書寫,太多經(jīng)驗啟示應當記取。站在新時代坐標點上,翻閱那本厚厚的“兩岸一家親故事集”,人們看見一個無比深刻的大主題——
“歷史不能選擇,但現(xiàn)在可以把握,未來可以開創(chuàng)。”
“我要回家看爹娘”——骨肉親情融化隔絕堅冰
“多少高堂明鏡悲白發(fā),多少妻子長年守空幃,多少兒女不知父生死,多少異鄉(xiāng)客夜夜夢神州。”
1949年,海峽兩岸陷入長期軍事對峙狀態(tài),造成兩岸人員往來和通郵、通航、通商全部中斷,兩岸同胞“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遙”。在那個時代悲劇里,多少親人生離成了死別,多少骨肉小別成了永訣,多少思念之淚凝成了鄉(xiāng)愁。
1979年,大陸方面首先倡導開啟兩岸交流。全國人大常委會發(fā)表《告臺灣同胞書》,呼吁盡快實施通郵通航,同胞直接接觸,探親訪友,參觀交流。大陸方面的呼吁在島內(nèi)產(chǎn)生巨大反響,眾多在臺大陸籍老兵再也抑制不止思鄉(xiāng)之苦,他們看到了“回家”的希望。
30年前的臺北街頭,一群五六十歲的老人穿著寫有“想家”字樣的上衣,奔走呼號,泣述“我想老娘”的心聲,發(fā)出“我要回家”的吶喊。
“我,何文德,湖北省房縣人。今生今世不能活著見父母,死也要回大陸!不達目的,死不罷休!你要抓、要殺、要活埋,聽清楚,動手吧!”50多歲的老兵何文德振臂疾呼的畫面被記錄下來,如今看來仍令人深感震撼。
當年3月,何文德和同袍老兵們成立了“外省人返鄉(xiāng)探親促進會”。“我們已沉默了40年,難道我們沒有父母”“‘生’讓我們回去奉一杯茶,‘死’讓我回去上一柱香”……“我要回家看娘”的強烈訴求迅速點燃了還處在高壓禁錮年代的臺灣社會,一場轟轟烈烈的返鄉(xiāng)探親運動如火球般開始融解冰封的海峽。
5月母親節(jié)開始,老兵們在臺北連續(xù)集會,標語上“白發(fā)娘盼兒歸,紅妝守空幃”的話語直擊人心,合唱歌曲《母親你在何方》更是催人淚下:“母親呀我要問您,天涯茫茫您在何方?明知那黃泉難歸,我們?nèi)栽诎V心等待。我的母親呀,等著您,等著您,等您入夢來……”
“整個大禮堂都塞爆了,外面操場也擠滿了人,到場至少有兩萬人。大家淚流滿面,臺上臺下哭成一片。”原臺灣世新大學教授王曉波親歷了兩場集會,30年后再回憶仍不甚唏噓。
“回家”的民意如此洶涌,臺灣當局迫于壓力終于1987年10月宣布開放部分臺灣同胞赴大陸探親的政策。當年11月2日,臺灣紅十字會開始受理臺胞赴大陸探親申請登記,迫不及待的人們在辦理大廳開門前就早早排起了長龍,不少人還是徹夜等候。半個月內(nèi),10萬份申請表就被索取一空。
離家數(shù)十載的游子終于可以回家了。那段時間,尋親啟事成為兩岸眾多電視臺、廣播電臺的熱播節(jié)目,媒體爭相報道兩岸親人團聚的感人場面。“少小離家老大回”的臺胞,面對幾十年不見的父母、妻子、兄弟、兒女,無不泣不成聲,有人甚至因激動而休克,有人終究沒能見到父母,只能跪倒在墳前痛哭……
在大陸,也有一群盼著回家的老臺胞。徐兆麟就是其中一位。1946年冬,15歲的這個臺灣客家少年不及與家人道別,就被送往國共內(nèi)戰(zhàn)前線,從此留在大陸。
42年后,何文德等人組成的“臺灣返鄉(xiāng)探親團”到訪北京,徐兆麟?yún)⑴c了接待工作。“他們衣服上寫著‘想家’,我們見面就抱在一起,特別激動。”他回憶說,“但同樣離家?guī)资甑奈覀冞€是回不了家,當時臺灣當局還不允許在大陸的臺胞到島內(nèi)探親。”
直到1994年,徐兆麟才終于回到了故鄉(xiāng)臺灣,然而“入臺理由”是奔喪,他沒能趕上見父親最后一面,留下深深的遺憾。
探親潮突破了兩岸隔絕的藩籬,頭一年就有24萬臺胞在臺灣紅十字會登記赴大陸探親,之后人數(shù)不斷倍增。“涓流雖寡,浸成江河;爝火雖微,卒能燎原。”兩岸交流閘門一經(jīng)打開,同胞往來熱潮就奔流不息。
滾滾大潮不可擋——交流往來凝聚億萬同胞
開放探親后,臺灣島內(nèi)掀起了一股“大陸熱”。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踏上祖國大陸的土地,走親訪友、尋根祭祖、參觀訪問、旅游觀光。其中,富于開拓精神的臺商也很快嗅到了商機,來到大陸考察,尋找事業(yè)“第二春”。
1992年春天,鄧小平南巡,吹響改革開放事業(yè)的新號角。彼時,臺灣產(chǎn)業(yè)升級,勞動力和土地價格大幅攀升,企業(yè)生產(chǎn)難以為繼,生機勃勃的大陸成為了臺商聚焦的新沃土。
就在這一年,鄭寶堂被公司指派來大陸投資設廠。談起“登陸”之初的感受,現(xiàn)為捷安特中國大陸區(qū)總部顧問的他說:“那時候要過來都是很惶恐,不知道生活能不能習慣,工作能不能順利,一切都是一個未知數(shù)。”
經(jīng)過25年發(fā)展,捷安特現(xiàn)在大陸設有5個工廠,成為全球自行車產(chǎn)銷龍頭企業(yè)。“很慶幸,得益于大陸改革開放和社會進步,捷安特獲得了巨大的發(fā)展。”鄭寶堂說。
捷安特只是一個縮影,30年來臺商在大陸創(chuàng)造的產(chǎn)業(yè)傳奇比比皆是。據(jù)商務部統(tǒng)計,截至今年9月,大陸累計批準臺商來大陸投資項目10.1萬個,實際使用臺資660.65億美元,涉及農(nóng)業(yè)、制造業(yè)、服務業(yè)等全部一、二、三產(chǎn)業(yè)。2016年大陸外貿(mào)500強企業(yè)前10位中,臺資企業(yè)有4家。
1987年,兩岸貿(mào)易額還只有約15億美元,到2016年已將近1800億美元,增長了近120倍。30年來,經(jīng)貿(mào)交流合作對兩岸經(jīng)濟發(fā)展貢獻良多,也為兩岸關系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經(jīng)濟基礎,厚植了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
中華文化是聯(lián)結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文化交流是兩岸交流大文章里最華美最動人的一篇。也在1992年,12月初的一天,數(shù)百位記者、各界人士云集臺灣桃園機場,等待一架載有“貴客”的華航飛機。機內(nèi)載有秦陵兵馬俑、滿城漢墓金縷玉衣等110件大陸珍貴文物,它們從陜西、河北等地先匯集北京,再取道香港抵達臺灣。
“我非常激動,就像要見情人一樣,因為心儀已久!”在機場,時任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員林叔心接受記者采訪時哽咽了。幾天后,“大陸古物珍寶展”在臺北開幕,兩岸文物界隔絕40余年后的這一“破冰之旅”拉開了兩岸文物交流的序幕。展覽持續(xù)半年,轟動一時,共吸引了38萬人次臺灣同胞前來觀展。
30年來,兩岸文化交流精彩紛呈,從文博機構合作辦展、共同研究,到劇目跨海演出、電影聯(lián)映合拍,從書店里兩岸作家的簡繁體作品,到傳統(tǒng)節(jié)日里的兩岸民俗交流活動,文化根脈在同胞中薪火相傳,共同精神家園建設讓同胞不斷消弭隔閡、日益心靈契合。
正是兩岸同胞渴望更多來往的心愿凝聚成為強大動力,把兩岸交流大門越開越大。隨著互動領域越來越寬,規(guī)模越來越大,巨大的人流、物流頻繁往返兩岸,卻無奈地長期需要轉經(jīng)第三地。時間來到2008年12月15日,兩岸海運直航、空運直航和直接通郵方正式啟動,大陸方面早在1979年就倡導的兩岸“三通”終于得以實現(xiàn)。
隨后,兩岸交流邁入了雙向往來的新境界。大陸游客赴臺旅游、大陸企業(yè)赴臺投資、大陸學生赴臺就讀等等,讓兩岸同胞你來我往,越走越近,越走越親。30年來,兩岸人員往來累計達1.23億人次。其中,近三年來每年往返兩岸的人次都超過900萬。
盤點過去30年,兩岸關系盡管歷經(jīng)風云變幻,遭遇種種曲折,但兩岸交流大勢沛然莫之能御,始終熱絡且成果豐碩。今天,兩岸交往領域之廣、社會聯(lián)系之密、利益聯(lián)結之深、情感交融之誠,前所未有,“兩岸一家親”的主旋律高揚在海峽之上,曾波詭云譎的“黑水溝”已成為兩岸同胞親密往來的“黃金水道”。
共享機遇與榮光——融合發(fā)展開啟嶄新時代
“我們在大陸越來越有‘家’的感覺。”在廈門臺商協(xié)會會長吳家瑩看來,大陸方面在支持臺胞發(fā)展、保護臺胞權益、關心臺胞生活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費了很多心思、下了很大氣力。尤其近5年,便利臺胞在大陸工作學習生活的政策舉措不斷出臺,充滿誠意善意,溫暖人心。
2015年,大陸開始全面實行卡式臺胞證,并正式實施臺胞來往大陸免簽注政策,臺胞可自助通關,往返兩岸更加便利。為進一步方便臺胞乘坐火車、飛機出行,今年鐵路和民航部門改造自助服務設備,實現(xiàn)臺胞自助購、取票和值機。
細節(jié)最見真心。“從卡式臺胞證推出,到不斷更新就學、就業(yè)便利政策,我們看見大陸的確在為臺胞創(chuàng)造更好生活環(huán)境。”經(jīng)常組織兩岸青年交流活動的臺灣青年團體人士林彩媚說,“真的感受到了‘兩岸一家親’。”
如果說當年爭取“回家”權利的老兵是沖破兩岸交流藩籬的“先鋒”,那么今天的青年一代正握住接力棒,成為書寫兩岸交流新篇的生力軍。近年來,越來越多臺灣學子來到大陸高等學府深造,越來越多臺灣青年來到大陸加入創(chuàng)業(yè)熱潮,為兩岸交流注入了青春的活力與夢想的元素。
2016年,26歲的臺灣青年郭秉倫辭去工作,來到廈門創(chuàng)業(yè)。從小深受茶文化熏陶的他運用文創(chuàng)營銷和設計專長,將傳統(tǒng)茶飲與咖啡、牛奶結合,推出口感各異的創(chuàng)意飲品,很快受到市場認可。
初來乍到,還有些不適應,但郭秉倫充滿信心。在他看來,大陸處處充滿生機,創(chuàng)意和思想在這里更容易碰撞出火花。
郭秉倫還將在大陸一年的經(jīng)歷寫成了歌:
“幾百年之間家人遠渡重洋/到了一個美麗的島叫臺灣/努力開荒/不畏艱難……我回到了海的這岸/背負我內(nèi)心的各種期盼/追夢的理想/這次我也會不畏艱難/……在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我慢慢成長/帶著勇敢的夢乘風破浪。”
如今,兩岸青年一代可以成為“同桌的你”,成為“創(chuàng)業(yè)合伙人”,成為“愛人眷侶”,他們共同生活、共享機遇、共同打拼,點亮了兩岸交流的新希望。
“兩岸同胞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飽含深情、意味深長,他在十九大報告中就擴大兩岸交流合作作出重要政策宣示,在兩岸社會尤其臺灣同胞中產(chǎn)生持續(xù)熱烈的積極反響。站在新時代潮頭,我們充分相信,兩岸同胞信心會更加堅定,力量會更加凝聚,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繼續(xù)一路同行,共擔偉大責任、共筑偉大夢想、共享偉大榮光。
三十載,半甲子,兩岸交流風雨兼程,頻結碩果。新起點,新希望,兩岸交流仍在路上,繼續(xù)出發(fā),前景定是無比光明,無比美好。(采寫記者:趙丹平、陳鍵興、石龍洪、劉剛、孟昭麗、趙博、查文曄、劉歡、張鐘凱、張展鵬、付敏、許曉青、陳寂、趙宇飛)(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兩岸交流30年 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