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傾力推進“絕學”研究
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特別指出有關冷門“絕學”的問題,要求系統(tǒng)梳理傳統(tǒng)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這些論述為做好甲骨文字識別工作指明了方向,使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倍受鼓舞。
2016年10月,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大數(shù)據、云平臺支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釋研究”正式實施。這項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一年來,各子課題的研究者不計得失、傾力投入,目前各項工作順利推進,取得了很多階段性成果。
眾所周知,甲骨文是迄今為止我國已知最早的文字系統(tǒng),是上溯中華文明起源和初期發(fā)展的起點和依據,在文化傳承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珍貴而重要。然而,近年來,甲骨文字識別遇到了很大瓶頸,甚至陷于停滯狀態(tài)。而運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與傳統(tǒng)方法相結合釋讀甲骨文,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值得我們積極探索嘗試。
現(xiàn)代科技輔助甲骨文學科研究,優(yōu)點是顯而易見的:科研工作者查閱資料的負擔減輕,研究效率將得到提高,還有可能在甲骨文字識別上鑿破鴻蒙,進而解決甲骨學和殷商歷史以及中華遠古文明研究中許多懸而未決的難題。
按照甲骨文釋讀工作推進方案,項目設置了10個子課題,現(xiàn)代科技手段已發(fā)揮明顯優(yōu)勢,如計算機片形圖片處理技術,可以把流散于各地的甲骨文片數(shù)源流及現(xiàn)藏地點的圖像資料落到實處;甲骨文釋文數(shù)據庫、字形數(shù)字數(shù)據庫等正在建立,這有助于對已釋讀甲骨文字形結構與變化規(guī)律,以及與后世文字之間關系等展開研究;對文字字義和語境的密切關系、對有爭議甲骨文字的重新核對工作也在相繼展開。
可以說,這樣有組織地開展學術研究,在我國學術研究史上是很少有過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復旦大學、首都師范大學、中國文字博物館、河南大學、安陽師范學院等研究機構和院校都參與進來,涉及歷史、考古、文學、藝術、計算機等多學科手段,這是非??上驳木置?,很可能會在甲骨學的發(fā)展史上占據重要地位。
這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多學科交叉,需要多領域專家的緊密配合,很多技術和方法都將是第一次在甲骨文字研究上進行嘗試。建議在項目研究過程中,充分利用專業(yè)學術期刊,不斷介紹新的科研成果。同時,應多聽取各子課題專家的意見并將意見進行匯總,有目標、有方法、有步驟地將研究工作往前推進。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甲骨文 研究 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