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陶質彩繪文物保護成效凸顯
作為人類最早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之一,陶器的發(fā)展演變與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是歷史信息的重要載體,典型古陶器已經成為重要時代文化的代表符號,見證了中華文明的發(fā)展歷程,陶質彩繪文物的彩繪部分更是此類文物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集中體現。然而,由于自然風化、生物侵蝕、環(huán)境污染等原因,陶質彩繪文物出現了諸多病害,直接威脅本體及彩繪層,“留住色彩”更是保護中的重點和難點。多年來,為使陶質彩繪文物永葆“顏值”并且“延年益壽”,文物保護工作者默默堅守、攻堅克難,譜寫了新的篇章。
2005年以來,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為依托單位的陶質彩繪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建立、完善陶質彩繪文物保護的科學體系;在陶質彩繪文物保護研究工作中,不僅保留了一大批瀕臨消失的彩繪文物,而且發(fā)現了古代工匠人工合成的“中國藍”和“中國紫”;在脆弱遺跡的提取材料及技術、粘接材料、修復技術等方面不斷探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并將成果技術在全國范圍推廣應用。
為了展示陶質彩繪文物保護研究成果,普及文物科技保護基礎知識,提升公眾的文物保護意識,引導社會參與文化遺產保護事業(yè),在陜西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攜手青州市博物館、焦作市博物館、寶雞先秦陵園博物館、咸陽市文物保護中心、陶質彩繪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策劃舉辦了“留住色彩——陶質彩繪文物保護成果展”。
此展于2017年8月30日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陳列廳開展,展期3個月。展覽以陶質彩繪文物保護科研基地承擔的項目為基礎,選取了先秦至元代的陶質彩繪文物121件(組)及非文物類展品,包括科研基地多年來修復的山東省青州博物館館藏青州香山漢墓出土陶質彩繪兵馬俑、河南焦作市博物館藏元代陶質彩繪儀仗隊和漢代陶倉樓、寶雞先秦陵園博物館和咸陽市文物保護中心收藏馮暉墓彩繪磚雕等文物。展覽通過回顧保護成果,展現修復細節(jié),解讀保護修復背后的故事,為公眾揭開了陶質彩繪文物保護的神秘面紗。下面我們就以文物科技保護工作者的視角,帶大家看看當前我國陶質彩繪文物保護的技術手段和科研成果。
我們的“敵人”
正如醫(yī)生對于病人一樣,每一位文物保護修復工作人員就是治理文物病害的醫(yī)生,而文物就是我們的病人,將“文物的各種病害”稱之為我們的“敵人”,文物保護工作者的職責在于盡可能地讓文物能夠延年益壽。也如同醫(yī)院內各個科室針對不同病癥和治理的不同階段一樣,霉菌鑒定和顏料分析等研究工作就像病理科,了解文物病害原因,然后通過保護修復“對癥下藥”;而環(huán)境監(jiān)測和控制就如同營養(yǎng)保健,是強調“治未病”的預防性保護。正是不同學科聯(lián)合,文物才能得到科學有效的保護。
文物發(fā)掘出土后,面臨的首要問題一是環(huán)境的變化,另一個是埋藏環(huán)境帶入文物基體的各種病害。文物離開穩(wěn)定的地下埋藏環(huán)境后,周圍空氣的溫度、濕度與地下環(huán)境差別較大,會導致陶胎或彩繪發(fā)生變化而影響其穩(wěn)定性,造成彩繪的起翹、脫落等。
如山東青州香山漢墓出土的一批陶質彩繪兵馬俑,剛剛出土時殘破的文物相互交錯擠壓堆放在遺址坑內,還可以清晰地看到泥土掩蓋下隱約露出的艷麗彩繪,但析出的白色可溶鹽覆蓋了彩繪表面。
2010年,陶質彩繪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的技術人員對這批陶質文物及彩繪進行病害分析,制定科學的保護修復方案,執(zhí)行嚴謹的工作流程,使保護修復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并于2015年成立了“陶質彩繪文物保護科研基地青州工作站”。
環(huán)境、微生物和可溶鹽都是危害和影響陶質彩繪文物保護修復“敵人”,只有徹底治理這些病害,才能使文物得到最終的保護。
環(huán)境影響。文物出土后的狀態(tài)及其所處的環(huán)境是影響文物保存狀況的重要因素。文物出土后,原有的平衡環(huán)境被打破,溫、濕度的變化、光線(可見光、紫外線)以及空氣質量等都影響著陶質彩繪文物的保存,特別是對濕度敏感的漆底層的快速失水,導致漆層卷曲、起翹連帶彩繪層起翹而脫落。因此保持陶質彩繪文物保存環(huán)境的穩(wěn)定性,對有效保護文物起著關鍵作用。
微生物損害——霉菌。霉菌的孢子廣泛存在于生活中,空氣、土壤都是它的良好載體,當溫度、濕度、基質(土壤就是霉菌最好的載體)滿足它的生長條件后,霉菌的孢子就會滋生為霉菌,從而造成危害;有些霉菌的生長會分泌色素或產生酸堿等有害物質,沉積在文物表面影響文物外觀并對文物造成損害。
可溶鹽危害。陶質彩繪文物內部和表面結晶的可溶鹽,給陶體及彩繪帶來不可逆轉的損傷??扇茺}隨著溫、濕度的變化反復的結晶和溶解,使得文物胎體或彩繪空隙變大,強度降低,引起陶體酥粉,顏料層空鼓,嚴重時可造成陶表層酥解和彩繪的剝落,導致文物損傷。
技術難題。特殊的彩繪工藝也給保護工作帶來了難題。比如秦兵馬俑彩繪是在陶體表面先涂生漆層,而后是彩繪顏料層。由于生漆層對于濕度的變化非常敏感,突變的環(huán)境濕度會導致生漆層迅速失水,從而導致其起翹、卷曲并使整個彩繪層最終脫離陶體而剝落。所以,如何穩(wěn)定和加固生漆層,是保護和修復彩繪的關鍵,也是難點。
化零為整
陶質彩繪文物的保護修復就是對破損或保存狀況較差的文物,控制或減緩文物劣化的進程,使文物本體和其承載的信息處于一種穩(wěn)定的、安全的狀態(tài)之中,使其缺失的結構或喪失的信息得以恢復。一尊兵馬俑在修復前破損為上百塊,把這些殘塊平鋪在展柜里,其巨大的體量給觀眾以極大的震撼。文物保護工作者按照科學合理的流程,通過修復前對文物的認識、清理表面污染物、殘片的拼對粘接、資料的整理四個環(huán)節(jié)將這尊兵馬俑成功復原。
了解文物。正如醫(yī)生治病一樣,全面了解病情才是對癥施治的前提,清楚且全面地了解文物修復前的基本狀況、病害類型,根據相關國家行業(yè)標準繪制文物器形圖、病害圖,并輔以詳細的拍照記錄,也是對文物對癥施治的前提。
清理加固。清除表面污染物,消除病害對文物的損害,引入加固材料提高疏松胎體或彩繪的強度,還原其歷史風貌。盡可能地去除污染物而不損傷表面歷史信息是清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考驗修復人員技能的硬標準。
拼對粘接。對所有的殘塊進行試拼對,按照“取大優(yōu)先”的原則,清楚地了解每個殘塊的位置及疊壓關系方可進行粘接,科學篩選出強度適宜的粘接劑,逐層進行粘接并施以外力增加粘接強度、減小粘接縫隙,最大程度地還原到破損前的形態(tài)。
資料整理。一份完整的資料包括文物圖紙、各階段照片以及一份標準格式的文字檔案,它不僅是對保護修復工作的記錄和總結,也為將來可能進行的再修復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和依據。
我們的方法
針對文物保護修復面臨的問題,采取切實有效的方法,盡最大的努力解決問題,消除或控制病害的影響,使文物處于安全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中,以延長文物壽命。
微環(huán)境的控制。導致彩繪漆層起翹脫落的主要原因是發(fā)掘前后環(huán)境濕度的劇烈變化。所以,控制彩繪微環(huán)境,保持彩繪漆層的穩(wěn)定是關鍵。一方面是采用物理加濕的方式,增加濕度;另一方面是采用化學試劑的方法(PEG),增加彩繪漆層的穩(wěn)定性。
脫鹽處理。采用潮濕的紙漿、脫脂棉以及其他可吸附的材料,襯敷在陶胎上,通過檢測吸附材料可溶鹽量了解脫鹽的程度和結果。
霉菌的抑制。霉菌的滋生對于土遺址乃至附存的文物有著極大的危害,對于霉菌的抑制,一方面可以通過控制環(huán)境的方式開展預防性的保護措施;另一方面,則需要通過防霉劑的方式抑制并殺滅霉菌。通過了解霉菌危害的程度,分析鑒定霉菌的種類,進而開展有針對性的殺滅工作。
彩繪的加固。為了更好地保存文物表面留存的彩繪,防止其脫落,彩繪加固需要從文物的考古現場開始,一直貫穿到整個清理、修復、保護各個環(huán)節(jié)。依據彩繪保存狀況,可采用點涂、注射、噴涂和涂敷浸漬等不同的加固方式。
文物保護的“戶口簿”。記錄一件文物從開始到完成保護修復工作的整個過程,包括文物圖紙、照片、修復方法、材料、修復日志等內容。文物的建檔稱為“戶籍”,檔案稱之為“戶口簿”。檔案不僅是對保護修復工作的記錄和總結,也是為將來可能進行的再修復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和依據。
2012年開始,陶質彩繪文物保護科研基地的技術人員對焦作出土的陶倉樓進行了保護修復。修復后的陶倉樓保留了絢麗奪目的彩繪圖案,堪稱集建筑、農業(yè)、繪畫、雕塑、陶藝、葬俗為一體的漢代建筑模型精品。
我們的工具
正如醫(yī)院中需要一些設備如B超、X光機、CT等用于診斷病情一樣,為了確定文物的病害機理和程度,我們也需要一些儀器設備,比如可以進行文物材質分析的各類顯微鏡、拉曼光譜儀、掃描電子顯微鏡和X射線熒光光譜分析等;可以開展文物材料物理性能評估的超聲波探測儀、阻尼抗鉆儀和顏色測量系統(tǒng)等,以及開展文物和保護材料篩選的實驗設備等等。展覽中一件陶俑的“器物圖”“病害圖”檔案,形象地說明了保護工作的瑣碎與細致、嚴謹與科學。
我們的創(chuàng)新
通過多年的努力,陶質彩繪文物保護科研基地在完成文物保護修復工作的同時,深入開展材料、技術的研究以及行業(yè)規(guī)范的完善,在顏料“中國藍和中國紫”研究、薄荷醇提取考古遺跡、行業(yè)規(guī)范和國家標準的制定等領域取得的成績得到了業(yè)界的高度認可。
制定國家和行業(yè)標準。在保證完成秦俑一號坑出土陶質文物、秦陵文官俑坑和百戲俑坑等地出土文物保護修復任務外,以科研基地為核心,以國家和行業(yè)標準為抓手,利用科研基地的技術優(yōu)勢向行業(yè)內輻射,積極發(fā)揮科研基地的示范帶頭作用,圍繞陶質彩繪文物保護以及相關文物的保護修復展開成果推廣工作。
同時,在山東省青州市和陜西省榆林市分別承辦了兩屆“全國陶質彩繪文物保護修復專業(yè)技術培訓班”。這種依托文物保護項目開展的技術培訓,既培養(yǎng)了人才又保護修復了文物,成為將文物保護修復工程同全國文物保護修復人才培養(yǎng)相結合的有益嘗試和成功范例。
“中國藍”和“中國紫”的研究發(fā)現。通過顯微拉曼和偏光顯微分析手段,從戰(zhàn)國至兩漢的23處考古遺址的文物樣品中檢測到了中國藍和中國紫。根據樣品研究,中國紫起源于春秋時期,中國藍起源于戰(zhàn)國中期,是中國古代人工合成顏料,其化學成分主要是BaCuSi4O10 和 BaCuSi2O6。由此可知,“中國紫”和“中國藍”是古代工匠早在2000多年前就人工合成的無機化學物質,不僅豐富了古代顏料體系,滿足了人們裝飾的需要,更是古代先民智慧的結晶,是古代科技發(fā)展的明證。
考古發(fā)掘現場臨時固型可控去除材料研究及應用。將考古發(fā)掘現場脆弱的文物遺跡完整、安全、有效地提取到實驗室,進行永久性保護,最大限度地保留文物的出土信息,是文物保護科學研究的難點之一。依托國家重點課題,結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考古發(fā)掘現場彩繪、木炭、漆皮等脆弱遺跡提取保護存在的瓶頸問題,我們聯(lián)合相關科研單位,遴選出薄荷醇及其衍生物作為臨時加固材料,進行現場加固和提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該技術已推廣應用于多處考古發(fā)掘現場脆弱遺跡提取和保護中,并榮獲“十二五”文物保護科學和技術創(chuàng)新獎一等獎。
除此之外,近年來陶質彩繪文物保護科研基地編制國家標準《陶質彩繪文物保護修復技術規(guī)范》一項;行業(yè)標準六項,包括《陶質彩繪文物病害與圖示》《陶質彩繪文物保護修復方案編寫規(guī)范》《陶質彩繪文物保護修復檔案記錄規(guī)范》《可移動文物病害評估規(guī)程——陶質文物》等;編寫《出土陶質彩繪文物保護關鍵技術研究》和《遺彩尋微——中國古代顏料偏光顯微分析研究》等著作,并編制了一系列保護修復方案文本。
(夏寅 邵文彬 劉江衛(wèi) 王銳 毛小芬提供材料)
編輯:楊嵐
關鍵詞:陶質彩繪文物保護 陶質彩繪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