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自揄视频,直接看不卡无码免费视频,免费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超碰av免费网络

首頁>要聞 要聞

退出教科文組織 美國又“任性”了

2017年10月13日 16:20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北京10月13日電(全球熱點)退出教科文組織 美國又“任性”了

新華社記者

美國國務(wù)院12日宣布,美國決定退出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理由包括這一聯(lián)合國專門機構(gòu)對以色列持續(xù)存在“偏見”。

作為以色列的鐵桿盟友,美國對教科文組織素有不滿,退出也早有風(fēng)聲,但在此時宣布,時機選擇微妙,又一次凸顯所謂“美國優(yōu)先”、摒棄多邊主義的“任性”。

【新聞事實】

根據(jù)美方聲明,美國將于明年12月31日正式退出,但將尋求以永久觀察員國身份繼續(xù)參與教科文組織重要活動,包括世界遺產(chǎn)保護、推進全球教育科技合作。

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博科娃對這一決定“深表遺憾”,認為這既是聯(lián)合國大家庭的損失,也是國際多邊主義的損失。聯(lián)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同樣“深感遺憾”。

作為教科文組織總部所在地,法國表示“遺憾”,指出國際社會的支持對教科文組織十分關(guān)鍵。一些拉美媒體直言,美國此舉是對全球多邊主義的嚴重損害。

以色列則稱贊美國的決定,并宣布著手準備退出教科文組織。

這不是美國第一次退出教科文組織。作為冷戰(zhàn)時期美蘇對峙的一個注腳,美國1984年宣布退出,直到2003年才重返教科文組織。

【深度分析】

美國退出教科文組織早有風(fēng)聲,意外的是宣布時機,暗含多重盤算。

一是影響教科文組織新任總干事選舉。在12日第四輪投票中,卡塔爾提名的候選人率先進入定于巴黎時間13日晚舉行的決勝輪,法國和埃及候選人需競爭另一張入場券。美國顯然不希望“對以色列有持續(xù)偏見”的候選人勝出。

二是施壓巴勒斯坦民族和解進程。美國這次退出緣起教科文組織2011年接納巴勒斯坦為成員國。巴勒斯坦兩大政治派別法塔赫與哈馬斯12日簽署旨在結(jié)束長期分裂的和解協(xié)議。美國同一天宣布這一決定,頗有敲打巴勒斯坦的意味。

三是在伊朗核協(xié)議命運未定時安撫以色列。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定于華盛頓時間13日中午宣布是否認定伊朗遵守核協(xié)議,可能把皮球踢給國會。

【第一評論】

美國兩次退出教科文組織,背后都有一個不能明說的原因:美國在這里沒有聯(lián)合國安理會那樣的一票否決權(quán),無法完全掌控局面。美國這種對國際組織有利則用、不利則棄的態(tài)度,既不符合其大國身份,也無益于國際社會共同利益。

雖然屢次打出“退群牌”,但美國無法阻擋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巴黎協(xié)定》,美國退了,但沒有動搖國際社會攜手應(yīng)對氣候變化的決心;伊朗核協(xié)議,美國想退,但其他締約方和歐盟等都表示了維護和執(zhí)行協(xié)議的意愿。

美國玩“退群”,賬面上似乎占了便宜,虧損的卻是美國的國際信譽和地位。

【背景鏈接】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于1946年,宗旨是通過教育、科學(xué)和文化來促進各國之間的合作,并對世界和平與安全作貢獻。

2011年10月底,教科文組織大會批準巴勒斯坦以成員國身份加入,美國和以色列表示不滿,隨后停止繳納會費。

美國應(yīng)繳會費與美國在聯(lián)合國分攤會費比例相同,都是22%。因拖欠巨額會費,教科文組織2013年11月宣布美國失去在大會的投票權(quán)。當時,美國累計拖欠2.2億美元,令教科文組織面臨嚴重財政困難。

眼下,美國拖欠教科文組織大約5.5億美元會費。

近年來,在巴勒斯坦古跡申遺等問題上,美國和以色列一直指責(zé)教科文組織是反以工具。(參與記者:應(yīng)強、張曼、馬建國、劉晨、陸佳飛、胡若愚)(完)

編輯:周佳佳

關(guān)鍵詞:退出教科文組織 美國又“任性”了

更多

更多

<dd id="mmmmm"></dd>
  • <noscript id="mmmmm"><dd id="mmmmm"></dd></noscript>
    <nav id="mmmmm"><sup id="mmmmm"></sup></nav>
  • <tr id="mmmmm"></tr>
  • <nav id="mmmmm"></nav>
    <tfoot id="mmmmm"><noscript id="mmmmm"></noscript></tfoot><tfoot id="mmmmm"><noscript id="mmmmm"></noscript></tfoot>
    <nav id="mmmmm"><ul id="mmmmm"></ul></n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