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深挖一眼泉
近日閱讀,看到一個有趣情節(jié)。據(jù)載,唐代書法家歐陽詢在趕路途中,偶然發(fā)現(xiàn)晉代書法名家索靖寫的石碑。他觀賞了一陣,剛準備離開又忍不住返回,然后下馬繼續(xù)研究。最后,干脆坐下來反復揣摩,竟在碑旁一連坐臥3天。如此專注,不知者或以為癡,卻是成就事業(yè)的必然。
古人云:“心不專一,不能專誠?!辈粚2徽\,焉能成事?歷史上,勾踐多年臥薪嘗膽、發(fā)憤圖強,終成霸業(yè);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字字看來皆是血,書寫了不朽篇章。今天,屠呦呦靠著滴水穿石的韌勁,歷經(jīng)190次失敗,最終提取出挽救無數(shù)生命的青蒿素;黃大年憑著“不瘋魔,不成活”的拼勁,不舍晝夜、潛心科研,引領中國走入“深地時代”。任何一個成功者的足跡,都刻印著艱辛與執(zhí)著,專注成為他們不可或缺的品質。
反觀一些人,缺乏盡職履責的恒心和定力,在浮躁中蹉跎了時光,靡費了才干。有的人稍遇挫折,就想調崗位、換環(huán)境;有的人拈輕怕重、見異思遷,這山望著那山高;有的人怕吃苦,難以靜心做事,凡事追求“短平快”?!坝鄤t心散,心散則志衰,志衰則思不達也。”專注的人,往往能把時間、精力和智慧聚焦于關鍵目標,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即便碰到誘惑、遭受挫折,也能不為所動、勇往直前,直至成功。反之,一個人如果心浮氣躁、朝三暮四,干什么都會虎頭蛇尾、半途而廢。事實證明,如果無法保持專注,很容易陷入躁動、低效、粗淺的泥淖。
進而言之,專注也體現(xiàn)為一種內心的堅守,一種忘我的情懷。詩人賈島“推”“敲”未定,在驢背上想得出了神,不知不覺闖入韓愈的儀仗隊。王國維亦總結過眾所周知的求學三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凡此莫不表明,無論讀書學習還是干事創(chuàng)業(yè),都體現(xiàn)為日積月累、歷久彌深的過程,都需要目標專一、久久為功。
涵養(yǎng)專注力,信念與責任感是最好的守護者。古人說得好:“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信念堅定方能凝神,凝神則能氣定,氣定而能專注。而喚醒內心深處的責任意識,時常自警自省,則能抵御外在誘惑、對抗消極散漫。對個體而言,根除沽名釣譽之心、擯棄急功近利之意、滌蕩冒進浮躁之氣,才能凝神靜氣、行穩(wěn)致遠,抵達成功的彼岸。
“用功譬若掘井”,一鍬下去可能會遇到瓦礫,也可能會遇到巖石。但是,只要心無旁騖,傾力深挖一口井,自有清泉涌出之日。排除一切干擾、集中全部精力,始終保持那么一種靜氣志氣、癡勁鉆勁,我們就一定能看到別樣的風景,成就生命的豐盈。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專注 深挖 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