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絲博會文化氣息濃 溝通交往促民心相通
原標題:文化交流心相通 合作共建促開放
“中國的陶瓷繪畫歷史悠久,自新石器時代彩陶繪畫開始至今有四五千年歷史……”6月6日,在陜西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里,不少參加2017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以下簡稱絲博會)的中外嘉賓及游客,正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觀賞“2017中國瓷畫雙年展”。這一展覽作為本屆絲博會文化交流的一個子項,成為包括陜西在內的諸多省區(qū)市借助國際展會平臺積極融入“一帶一路”的生動注解。
6月3日至7日,2017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在西安舉辦,來自42個國家和地區(qū)的300多家境外企業(yè)在此洽談旅游發(fā)展、文化產業(yè)、科技教育等合作。其中,文化元素的加入成為本次絲博會的亮點。
“一帶一路”讓文化互鑒生輝
6月3日下午,在絲博會主會場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舞臺上,一群塞爾維亞共和國的姑娘和小伙兒載歌載舞,拉開了主賓國首場文藝演出的帷幕。演出由塞爾維亞洛拉藝術團、陜西省外事辦公室、陜西省文化廳等聯(lián)合承辦,塞爾維亞中部地區(qū)最有代表性的民族舞蹈與陜西仿唐樂舞的同臺演繹,贏得了現(xiàn)場觀眾的熱烈掌聲。
“地毯就是伊朗的身份證。”在國際館的伊朗展廳內,身著大紅色民族服裝的哈桑夫人正忙著向參觀者推薦她帶來的波斯地毯。“從我的祖父開始就在做地毯生意了。”哈桑夫人說,伊朗人民掌握這項技藝已長達數(shù)千年,而且一直沿著絲綢之路進行傳播。“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給包括哈桑在內的眾多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的傳統(tǒng)手工藝人帶來了更大的市場,他們正在借助絲博會這一平臺,尋找商機與合作伙伴。
作為2000年在悉尼成立的非營利性組織,澳大利亞陜西同鄉(xiāng)會受邀參加了本屆絲博會。多年來,他們積極為中澳兩國之間的經濟、文化和教育往來搭建平臺。澳大利亞陜西同鄉(xiāng)會會長張三強表示,愿借力絲博會為陜西文化走出去多做貢獻,搭建起各方聯(lián)系的橋梁。
溝通交往促民心相通
“來來來,看看,便宜……”烏干達小伙子馬力用簡單的中文推銷著他帶來的木雕、面具、手鼓、牛骨項鏈等非洲特色產品。
為確保展覽取得預期效果,為專業(yè)觀眾提供充分洽談的條件,絲博會前兩天實行“專業(yè)觀眾日”。從第3天開始,“市民公眾日”則成為廣大普通市民的狂歡,瓷器、絲綢以及各類手工藝品調動著參觀者的熱情。
在泰國館的展柜上,用南瓜、西瓜、生姜等雕刻的孔雀栩栩如生,精湛的果蔬雕花技藝讓觀眾大開眼界。來自泰國的一位雕刻師告訴記者,他從小就知道西安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這次有幸來到西安,十分激動。
對展會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洋賣家”分外熱情,一位非洲小伙子不但邀請觀眾加入他的手鼓行列,還耐心地示范講解。“絲博會不是單純的商品展銷和經貿往來,更有不同語言和文化背景下共通的情感交流。”手拎著剛剛從“巴西圣保羅”購得的精美刺繡,西安市民陳先生表達了自己對絲博會的看法。
絲路平臺助陜西文化走出去
在西安大唐西市的金市廣場上,匯聚了20多個省區(qū)市的工藝美術精品以及法國、巴基斯坦、越南等國家文化產品的特色展位格外吸引人。6月3日至10日,在絲博會的大唐西市分會場上,已經成功舉辦5屆的絲綢之路文化旅游展,為絲路城市人文交流合作、旅游市場開發(fā)搭建了溝通的平臺,為各大旅行社和廣大市民打開了通過文化旅游了解世界的窗口。
大唐西市集團執(zhí)行總裁李中航表示,絲博會不僅是陜西的一項文化、商貿會展活動,也是西部地區(qū)最重要、最具特色的區(qū)域性國際活動,對推動陜西外向型經濟發(fā)展、提升西安的國際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
如今,由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升級而來的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正迎來升級換代的黃金發(fā)展時期。為貫徹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推動陜西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建設,陜西省政府專門制定了《陜西省“一帶一路”建設2017年行動計劃》,以創(chuàng)新的理念和舉措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精神。
陜西省委書記婁勤儉表示,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起點,陜西將繼續(xù)圍繞把“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chuàng)新之路、文明之路,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加快建設絲綢之路新起點和“一帶一路”核心區(qū),讓絲博會這一平臺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fā)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在共建共享共用、交流交往交融中惠及更多國家和人民。
編輯:楊嵐
關鍵詞:絲博會 文化 陜西 文化氣息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