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別讓“補腦藥”成了迷魂湯
高考在即,中考也不遠了,考生和家長都到了“最后沖刺階段”。畢竟是人生中兩次大考,精心備考是必須的。但是如果過度緊張,甚至不相信自己的實力,轉(zhuǎn)而去迷信一些所謂補腦藥品,很有可能會導致一些不良后果。
據(jù)媒體報道,食藥監(jiān)總局日前針對高考發(fā)布消費提示:中國經(jīng)過31年高考改革,已形成完整的教育體系。考生成績除了平??炭鄬W習和積累,沒有短時間提高智力和學習成績的“靈丹妙藥”,家長和考生不可迷信所謂“補腦”產(chǎn)品。對于保健食品的選擇,食藥監(jiān)總局提醒,一、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藥物,二、我國尚未批準過任何“補腦”保健食品,三、購買保健食品要“一查、二看、三對號”。
相信大考之前,所有的考生和家長都已經(jīng)盡到了自己的最大努力。這個時候,最應(yīng)該做的,是確保心態(tài)的自信平和,確保身體的健康平安,以發(fā)揮自己的正常水平。任何“錦上添花”的念頭,都有可能變成幫倒忙。
其實,不光中國考生面對大考緊張,也不僅是這幾年才興起考前“藥補”。早有媒體報道,韓國就流行過“聰明針”。這種針還有個學名叫“大腦活化針”,據(jù)說是能讓考生“注意力集中,腦子更快、狀態(tài)更好”。不少“望子成龍”的韓國媽媽有考試便帶孩子去打這種針。不過,韓國眾多醫(yī)生對這些藥品的有效性很懷疑。有兒科醫(yī)生指出,“聰明針”主要成分為銀杏提取物及維生素,功效是促進血液循環(huán),但大部分成分會通過尿液排出,藥效只能維持很短。更有專家指出,“聰明針”能提高精神集中力的說法缺乏根據(jù),可能只是“安慰劑效應(yīng)”:人們相信某種藥的藥效時,即使沒有任何藥效,癥狀仍可能有所緩解。除了“聰明針”,韓國還有“聰明藥”:類似中藥、需長期服用的“高考丸”、“聰明湯”,還有更離譜的“海豹湯”,價格令人咋舌,可眾多家長卻爭相掏腰包,簡直就是迷魂湯啊。不僅是韓國有這種東西,英國一些大學中有一些學生為了在考試中獲得好成績,服用一種叫“莫達非尼”的藥物。這種中樞興奮藥可以用來治療嗜睡癥;對于健康人群,這種藥物號稱可以使人長時間清醒、注意力集中,并提高10%至50%的記憶力。不過,英國諾丁漢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健康的學生在服用該藥后,反應(yīng)時間反而會變長,而且發(fā)散思維也會受阻。除此之外,頭痛、煩躁、戰(zhàn)栗、嘔吐等副作用也讓人擔憂。
當然,臨陣磨槍,不快也光。臨時抱佛腳、瞬間提分的心理,人人都會有。可是,臨場“補腦”,效果如何?2012年,“孝感一中高三學生集體打吊瓶”的照片火遍網(wǎng)絡(luò)。照片中教室里所有學生埋頭書山,但無一例外一邊打氨基酸一邊“爬山”。但是,專家表示,對于健康人來說,打一瓶氨基酸的作用跟吃一兩個雞蛋差不多。最終的結(jié)果也很令人傷感:“吊瓶班”全班50多名學生,無一人達到一本線。不知那些花大價錢給孩子打針的家長,現(xiàn)在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
食藥監(jiān)總局的提醒非常及時,而且非常中肯。細想一下,如果真的有所謂提分神藥,那么,莘莘學子,十二年寒窗,水滴石穿的努力,是不是抵不上幾針聰明藥?網(wǎng)友們對此紛紛回憶起大家集體“嗑”過的藥:生命一號、三勒漿、維生素C、腦活素、腦蛋白水解物片……然后一致得出結(jié)論:“考前吃保健補品是種心虛不自信的表現(xiàn)。好成績不是吃出來的而是努力學出來的,好狀態(tài)不是補出來的而是好心態(tài)激發(fā)出來的”。
大考面前,人人平等。平時踏實用心、具備了真才實學的孩子,在自信平和的狀態(tài)下自然會最終勝出。這個時候,也許均衡、營養(yǎng)、可口的飯菜,對孩子更有助益。公平競爭中,其實沒有捷徑、沒有“大力丸”、沒有魔法也容不得任何詭計,只有踏踏實實的努力和清晰的判斷,才是不變的“必殺技”。
編輯:李敏杰
關(guān)鍵詞:迷魂湯 考生 補腦藥 家長 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