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老行當里的文化味
行當一詞講究技藝,聽來格局偏小,是舊時平民賴以謀生的媒介。但深一層說,每個行當都是時代的產物,從中可以窺見當時的政治、經濟和人文等特色。
近30年來,社會變化天翻地覆。江南曾風靡?guī)状谋姸酂衢T行當?shù)蛄愦M,更有甚者已完全退出了歷史舞臺。《江南老行當》(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就是一部憶古懷舊但又展露時代烙印的隨筆集。作者王喜根將記憶中的老行當寫成了160篇千字文,每一篇于字里行間顯露出不可抑制的畫面感,同時都配上黑白線條圖,與文章古樸、敦實的語言相得益彰。
時代的步伐永遠向前,等待不是它的做派。書中很多行當我壓根不曾聽過,比如籪蟹。說穿了就是捕蟹,只不過用的漁具是竹片編成的柵欄。
老行當消失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為科學進步,比如隨著醫(yī)院這項基礎設施的完善,接生婆于上世紀80年代起就完成使命,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有的是因為機器革新,比如自從冰箱進入尋常人家,賣冰棒的拍打聲和吆喝聲也銷聲匿跡。有的是因為互聯(lián)網的普及,除了窮山溝里,哪兒還有貨郎的影子呢,早就被電子商務擠走了。有的是因為思想進步,戀愛、婚姻都講自由,相親活動眾多,誰還敢以做媒為生呢?歸根結底,這一切都是工業(yè)文明帶來的經濟大繁榮。
老味道算是幸運的,只要真的美味,就能留存在舌尖上。草爐燒餅、豆腐腦和五香爛蠶豆等鄉(xiāng)間小吃一晃身,竟成了異彩紛呈的潮流食品,甚至進入一些格調頗高的餐館,但也可能丟了幾分純正的老味道。殊不知,有些美食就適合待在窄小、油膩的蒼蠅館子里。市井之味嘛,憑的就是真手藝。
刻章、制壺、刺繡這些老行當當慶幸自己被當作藝術得以傳承。誠如《澆糖人》中那個古稀老人的贊嘆:“糖不值錢,值錢的就是這個手藝。”不得不提一下傳統(tǒng)文化中極為重視匠人精神:對專業(yè)專注,精益求精。當然,追求極致永遠是一樁苦事。
光陰流轉,有些事物終將無跡可尋。經常讀到懷舊文章,作者通過文學形式,把童年記憶中或親身經歷或長者講述過的老行當記錄下來。這并不是迂腐、矯情,而是我們的骨子里涌動著一種敬畏文化的情懷。本書不僅是一位親歷者的人生回憶,儼然還是一部江南老行當?shù)臄啻∈罚涬m是切片式回憶,但大多再難重現(xiàn)。
原以為讀該書會帶幾分傷愁,其實卻不然,王喜根唱的并不是低沉的挽歌,而是一支濃醇的贊歌。
他在自序中說,非物質文化遺產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是靠人傳承下來的,從業(yè)的人日益減少,那就要斷絕了。我輩雖不能親手延續(xù)它,卻能用筆記錄它的魅力,將之變?yōu)楹笕擞洃浿械呢敻弧?/p>
其實,《澆糖人》中的那個古稀老人還有一句感嘆:“……不吃,光看也是個享受!”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文化 味 老 時代 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