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高考,一根改變了中國的“指揮棒”
從1978年開始,江西省南昌市蓼洲街社區(qū)的甘福保老人,都會在高考結(jié)束后,到江西省高招辦買試卷。這個堅持了近40年的習慣,是甘福保向高考致敬的獨特方式——1978年,30歲的他,被高考改變了命運。
歷史發(fā)生時,往往波瀾不驚。1977年8月,鄧小平同志召開科學與教育工作座談會,在聽取了査全性等專家的建議后,鄧小平當場拍板,從這一年開始恢復統(tǒng)一高考。盡管那時,自上而下誰也沒準備好。
高考閘門重新開啟后,人才如洪水般涌出。1977年高考,報考人數(shù)多達570萬,而那時的中國,甚至連這么多人的試卷紙張從哪來,都需費一番思量。但從這一年開始,人才上升的渠道,重新回歸到知識改變命運上來。
一切正如1978年河南文科狀元、作家劉震云所言,如果不是高考,他可能還在搬磚。
我曾采訪過清華無線電系1978級一個班的大部分人,他們?nèi)缃穹植荚谑澜绺鞯睾腿珖舷?。既有硅谷精英,也有政府官員,既有國家實驗室負責人,也有已開始頤養(yǎng)天年的退休人員。說起高考往事,他們中大多數(shù)人都感慨,命運從那一個點開始改變。每個人都對那個突然出現(xiàn)的機遇心存感激。
伴隨著高考恢復的,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大門也被一把推開。那真是對人才如饑似渴的年代,這群以極低錄取比例進入大學的精英,被舉國上下視為“天之驕子”。改革發(fā)展的事業(yè)有無數(shù)缺口需要填補,每個人只要懷揣真才實學,就一定能找到施展的天地。
高考這根“指揮棒”的用處,怎么形容都不為過。它讓全國上下的小學、初中、高中生安心學習知識,十年寒窗,瞄準高考一役。它為中國大學選拔了最為合適的年輕人,等他們在高校完成深造,便可投身改革發(fā)展的大潮之中。
時光流轉(zhuǎn),40年間高考本身在不斷變化。從計分方式到考試時間,從考試科目變化到自主命題增加,高考的變化本身,折射著中國社會教育理念的發(fā)展變遷。讓人欣喜的是,隨著中國高等教育改革日趨完善,大學數(shù)量增加,高考錄取的殘酷程度在逐年降低。這與其過去的精英選拔并不沖突,中國需要越來越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高考的本質(zhì)不是擋住誰,而是想為高校找到最合適的學生。
每年夏季,高考都牽動著全民的心。高考房、高考蛋糕、狀元粥……形形色色的方式,體現(xiàn)著家長和考生們對它的重視。而大部分身處其外的人,也會在高考當天,津津有味地討論各省的語文作文,甚至還有人會“技癢”,親自上手寫一寫。
中國的快速發(fā)展,讓人們越來越能以平常心看待高考。它不再是獨木橋。如今的學生,甚至可以選擇用高考成績申請一些海外大學;高考本身,也在考慮改變過去“一錘定音”的形式,綜合考慮學生的素質(zhì);自主招生等也豐富了高考的形式。
中國的快速發(fā)展,也在為高考不斷提出新的命題。這個時代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如何實現(xiàn)教育資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如何最大程度上保障城鄉(xiāng)、東西部等的教育公平?作為一根依然強有力的“指揮棒”,高考需要直面這些問題,需要給出最為均衡的答案。
一晃40年過去,最早參加高考那批人,有相當一部分依然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中國何其幸運,這40年間大部分經(jīng)歷過高考的人才,要么正在崗位上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貢獻,要么正在校園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準備。
而高考,還將繼續(xù)以它獨有的方式,為中國加油。
編輯:李敏杰
關(guān)鍵詞:高考 中國 改變 指揮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