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好電影總會與人心相遇
沒有宏大的場面,沒有絢麗的特效,沒有排片的優(yōu)勢,卻憑借“炸裂”的口碑,一路逆襲,硬是把上座率、票房拗成了一個上揚的曲線……近期,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意外走紅,圈粉無數(shù)。影片不僅牢牢占據(jù)單日票房榜首位,還以超5億元的票房,打破了印度電影在中國內(nèi)地的票房紀錄。一部主打摔跤這一冷門題材的影片,何以成為“口碑與票房齊飛”的現(xiàn)象級之作?
好的電影總能抵達觀眾的內(nèi)心。在電影市場里,從來不缺乏發(fā)現(xiàn)好電影的那雙眼睛。這些年,從《大圣歸來》到《夏洛特煩惱》,從《釜山行》到如今的《摔跤吧!爸爸》,其高票房都是靠好口碑。“劇情不夠,明星來湊”或“票房要想好,特效不能少”的套路,并不能征服日漸挑剔的中國觀眾。
在現(xiàn)代社會里,所有資源中最稀缺的莫過于時間。電影市場爭奪的,其實就是觀眾的時間。試想,忙碌了一整天,本想走進電影院,休閑娛樂,放松身心,結果看到的卻是邏輯混亂、漏洞百出的作品,觀眾怎會買賬。一邊是口碑爆棚的良心之作,一邊是槽點滿滿的雷人神劇,兩相比較,觀眾會走進哪個影廳,不言自明。
追求口碑,并不意味著對觀眾的討好和迎合,而要以踏實的講述、飽滿的細節(jié)、過硬的影像,叩開觀眾的心門。隨著《摔跤吧!爸爸》的熱映,一個關于幕后花絮的視頻也在網(wǎng)上熱傳。為了還原不同年齡的父親形象,飾演“爸爸”的演員阿米爾·汗拒絕穿脂肪假體衣,選擇先增肥54斤,再在5個月內(nèi)像皮球泄氣一樣瘦回去;“姐姐”強忍一周六天專業(yè)訓練帶來的疼痛,只因怕被人說“不夠強大來演摔跤手”;“妹妹”為了一分鐘不到的鏡頭,也跟著訓練了9個月……正是演員從頭到尾的用心,才讓電影里的每一場對決,都像真實的比賽,扣人心弦;也正因為影片真實到飽含“煙火氣”,才能以溫情、成長、夢想等引起樸素的共鳴,隨著劇情展開,如溪流般在觀眾內(nèi)心自然流淌,一點都不刻意。
本本分分講好故事,本身就足夠精彩。一位影評人說得好,《摔跤吧!爸爸》之所以把大家“燃”哭了,是因為“故事是發(fā)生過的,放到社會背景里是有價值的,參與的人都是帶著情感敬業(yè)地投入和付出的,主創(chuàng)是懷著社會責任感的。這些勵志、夢想、情懷,都是真的”。電影是一門面向大眾的藝術,每一幀畫面都會受到億萬雙眼睛的檢驗。你以真心對待觀眾,觀眾就會以口碑致敬真心。
走心的電影能收獲觀眾的掌聲,也會超越娛樂大眾的層面,讓人在里面看到自己、找到情感投射、引發(fā)大眾思考。這部片子有一點給人深刻印象,就是對女性權益的關注,直擊印度重男輕女的現(xiàn)實問題。而且,影片“把成長路上那些被忽略的角落拍出來了”,也觸動了人們對家庭教育的反思。愛孩子最好的方式是什么?怎么給孩子面對世界的勇氣?子女又該如何才能讀懂父愛這部“震撼心靈的巨著”?正是對社會痛點的關注和思考,才讓這部作品得以打破觀眾的“次元壁壘”,讓男女老少都成為“自來水”。
回到開頭那個問題,這部冷門片何以成為票房黑馬?因為真實,因為有思考,因為講到了人心坎里。一言以蔽之,好電影總會與人心相遇。某種意義上,這也是對國產(chǎn)電影的一個啟示。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電影 觀眾 人心 相遇 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