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只因種糧掙錢少 麥田撂荒變“白地”
小麥拔節(jié)抽穗時節(jié),“新華視點”記者在河南駐馬店、南陽、信陽等豫南3市9縣區(qū)采訪發(fā)現(xiàn),部分地區(qū)兩熟田變成一熟田,原本應該油菜花開、小麥泛綠的田野,被片片“白地”取而代之。(2017-05-08 新華社)
這種被農民稱為“白地”的,就是沒有耕種的土地,是撂荒地。事實上,幾年前在信陽市的3縣12鄉(xiāng)鎮(zhèn)就有“白地”現(xiàn)象存在。如今,“白地”的范圍正越過淮河逐漸向北蔓延。
透過升至200多米的無人機鏡頭看到,羅山縣東卜鎮(zhèn)除了幾塊水塘,灰黃和淺綠成了畫面的主色調,深綠色的麥田和黃色的油菜花零星點綴其間,對比鮮明。當無人機下降到貼地飛行時,干枯的稻茬輪番在鏡頭中顯現(xiàn),十分刺眼。走入田間發(fā)現(xiàn)鏡頭中的淺綠色,其實是各種不知名的野草。附近村民介紹,當?shù)貍鹘y(tǒng)的耕作習慣為春夏種一季稻,秋冬種油菜、小麥或紫云英草。不過,現(xiàn)在很多人一年只種一季稻,所以這個季節(jié)里原本油菜花開、小麥泛綠的田園風光,被片片“白地”所取代。
在桐柏縣月河鎮(zhèn)金橋村,航拍鏡頭捕捉到了一個方圓上百畝的藕塘,水面上殘荷一片。該縣農業(yè)局一位干部說,相關地塊早在6年前就只種一季水稻了,4年前由一名本地老板流轉后改種蓮藕。2016年底,因為不掙錢,老板連還長在塘里的藕都沒來得及挖就跑路了。土地流轉爛尾之后,既沒人愿意續(xù)租,村民也不想種,一直閑置到現(xiàn)在。
由于無人耕種,野草繁茂,一些“白地”變成牛羊放牧場。平橋區(qū)五里店街道辦事處丁家崗村一位周姓村民表示,無論從持續(xù)時間還是從跨度范圍上看,“白地”現(xiàn)象在當?shù)卦缫巡皇鞘裁葱迈r事兒了。長期關注河南糧食生產的鄭州一農業(yè)咨詢公司負責人李鑫介紹,根據(jù)跟蹤觀察,豫南的麥季撂荒正從早期的局限在312國道以南地區(qū),逐漸越過淮河,由丘陵向平原蔓延。
一年兩熟變一熟,原本該種小麥的地里生出野草,原因何在?確山縣竹溝鎮(zhèn)西李樓村村民張妮說,全家共有8畝地,兒子媳婦都在外地打工,已經連續(xù)5年麥季只種3畝作為家庭口糧。張妮算了一筆經濟賬說:一畝地最高可產小麥800斤,一斤小麥賣9角錢,而種一畝小麥需要犁地錢50元,播種錢40元,麥種錢80元,化肥錢150元,收割錢50元。在風調雨順的好年景,不計人工成本,一畝地小麥的收益在300元左右。
小戶因為集約程度差、勞動力不足,種糧收益低導致種糧積極性低,而種糧大戶情況同樣堪憂,毀約棄耕現(xiàn)象顯現(xiàn)。潢川縣種糧大戶黃昌福自2009年開始流轉土地,多年來實行春夏季全部種水稻、秋冬季只種一兩百畝小麥的模式,去年更是全部棄種小麥,留下了800畝“白地”?!艾F(xiàn)在勞動力緊缺,人工費漲到每天150元,投入越來越大。綜合算下來,單季水稻每畝還能掙300元,種麥的話基本不掙錢甚至賠錢?!秉S昌福說,“如果是休耕,傳統(tǒng)上村民會在水稻收獲后再種一季紫云英草,還田后可以培肥地力?,F(xiàn)在這種情況,多數(shù)就是撂荒?!?/p>
只是,盡管如此,仍有專家稱,“白地”大多在豫南丘陵地帶,對全省糧食生產總體影響不大,并且給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諸多機遇。
山東省陽信縣國土資源局 邱海昌
編輯:梁霄
關鍵詞:種糧 麥田 撂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