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tǒng)一戰(zhàn)線 統(tǒng)一戰(zhàn)線
走進法門寺 感受中華佛教文化圣地的魅力
4月3日,中華文明尋根溯源2017全國網(wǎng)路媒體主題采訪走進陜西寶雞,感受法門寺作為中華佛教文化圣地的厚重魅力,領略世界唯一指骨舍利及法門寺地宮中諸多盛唐奇珍異寶的風采,探訪中華佛文化的源遠流長與歷史傳承。
法門寺又名“真身寶塔”,位于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xiāng)——寶雞市,2004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第九大奇跡”,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東漢末年恒靈年間,約有1700多年歷史,素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周魏以前稱作“阿育王寺”,隋文帝時改稱“成實道場”,唐高祖時改名“法門寺”。法門寺被譽為皇家寺廟,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圣地。法門寺佛塔被譽為“護國真身寶塔”。寺廟所在的法門寺文化景區(qū)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
法門寺地宮是迄今所見最大的塔下地宮。寶雞法門寺地宮其出土了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銅浮屠、八重寶函、銀花雙輪十二環(huán)錫杖等佛教至高寶物,法門寺珍寶館擁有出土于法門寺地宮的兩千多件大唐國寶重器,為世界寺廟之最。
《法門往事》是根據(jù)白阿瑩散文《法門寺之佛》改編,以史料記載的幾位在不同歷史時期舍身保護佛祖指骨舍利的人物為依托,以戲劇性的手法再現(xiàn)世界僅存的佛指舍利歷經(jīng)千年的悲壯及佛文化在中華大地源遠流長的發(fā)展歷程。故事年代跨越唐代、明代、民國、文革、當代五個時期,真實的再現(xiàn)了真實人物舍身護法的傳奇故事。更為特別的是,此次的演出場地是在法門寺的真身舍利塔內(nèi),寓情于景,感人至深。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法門寺 中華 佛教 文化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