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tǒng)一戰(zhàn)線 統(tǒng)一戰(zhàn)線
維吾爾族小伙創(chuàng)辦“國語公益課堂”
?——阿買提江·買買提江:國語讓我的生活更便利
“剛來烏魯木齊的時候,因為不會說國語,公交車坐過了站,找工作遇到了障礙。經過幾個月的學習,現在我也能用國語表達自己的想法了。不僅如此,我還在商場做起了銷售。”3月22日,來自新疆阿克蘇地區(qū)烏什縣的麥迪娜·艾海提交流心得時高興地說。
3年前,初中畢業(yè)的麥迪娜·艾海提與母親從烏什縣來到烏魯木齊打工,因為不會說國語,出門遇到了各種麻煩。
“我和媽媽公交車坐過了站,當時著急,卻不知道如何表達。出去找工作,我被很多單位拒絕。那一刻,我意識到必須要學說國語。”麥迪娜·艾海提告訴記者,因為不會說國語,原本想在超市做收銀的她只能做起了打雜的工作。
“去年,我從朋友那得知,烏魯木齊有一家‘國語公益課堂’免費為流動務工人員教國語,我抱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報名參加了學習。”麥迪娜·艾海提說,第一次上課時,她和其他幾十名學員坐在一起,跟著老師學習國語基礎知識。從“a、o、e”開始,到簡單的“你好”,再到完整的句子。幾個月后,麥迪娜·艾海提也能用國語交流了。
“現在,我除了在這里學國語,還在一家培訓機構學習財會。等學好后,我也要找一份體面的工作。”麥迪娜·艾海提對今后的生活充滿希望。
在采訪中了解到,像麥迪娜·艾海提一樣在“國語公益課堂”學習的學員接近100人,他們大多數來自南疆農村,他們中間既有十幾歲的學生,也有年近60的老人,他們聚集在這里學習國語,都是為了同一個心愿,學好國語,讓生活更加便利。
22歲的努爾曼·米吉提來自和田地區(qū)墨玉縣,剛來時因不會說國語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一直在家里帶孩子。去年11月經朋友介紹來到“國語公益課堂”。
經過5個月的學習,努爾曼·米吉提不僅能用國語介紹自己,還能進行簡單地交流。現在,努爾曼·米吉提在一家大型超市做起了收銀員,晚上還給鄰居的孩子輔導功課,自己也當起了“老師”。
“我發(fā)現掌握國語太重要了,我的孩子已經三歲了,為了孩子我也要好好學習國語。”努爾曼·米吉提說。
據“國語公益課堂”發(fā)起人阿買提江·買買提江介紹,他之所以開辦“國語公益課堂”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學習國語,為他們的生活帶來便利,同時也是為了感恩。
今年30歲的阿買提江·買買提江告訴記者,他從小家境貧寒,小學二年級就輟學了。2002年,他只身從新源縣來到烏魯木齊打工,住在四面透風的鐵皮房里。
“冬天一些好心人請我到他們家里去住,我不去,第二天他們便會敲門叫醒我,還經常給我送吃的。”阿買提江·買買提江說,2010年10月12日那天,他和幾個朋友在一起吃飯,一位姓任的老師得知當天是他的生日,給了他900元錢,算是生日禮物。他當時特別意外,也特別感動。他用這筆錢做起了小生意。
兩年后,阿買提江·買買提江的日子漸漸好轉,他想起了曾經幫助過他的好心人。
為了報答社會,2013年起,阿買提江·買買提江參與發(fā)起了100多場次的公益慈善活動,為烏魯木齊、吐魯番、哈密等地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患病青少年、創(chuàng)業(yè)青年累計捐款捐物達100余萬元。
2016年7月,阿買提江·買買提江開辦了“國語公益課堂”,希望為更多想學國語的人提供一個平臺。同年9月,他向自治區(qū)團委申請注冊了“新疆阿買提江紅西裝公益組織”,希望為更多的人提供幫助。
“自治區(qū)第九次黨代會提出,要大力實施就業(yè)惠民工程和教育惠民工程,把就業(yè)放在了民生工程的首位。對于少數民族群眾來說,要解決他們的就業(yè)問題,當務之急是學好國語,為他們搭建溝通的橋梁,學會了國語,走到哪里都可以找工作。”阿買提江·買買提江說,這兩年,他在創(chuàng)業(yè)的過程中也在時刻關注自治區(qū)的各項惠民政策,看到自治區(qū)的就業(yè)惠民政策后,他的心里暖暖的。
“來‘國語公益課堂’學習的多數是為了找工作,這完全得益于自治區(qū)的就業(yè)惠民政策。開辦‘國語公益課堂’正好也為自治區(qū)的就業(yè)和教育惠民政策出了一份力。國語學好了,不僅可以在烏魯木齊找工作,還可以去內地打工。”阿買提江·買買提江說,目前,他的團隊已在克州阿克陶縣建立了一家“國語公益課堂”,并將于近期投入使用。下一步,他打算在阿克蘇地區(qū)庫車縣也建立一家“國語公益課堂”,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學習國語的行列,今后都能走出家門,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國語 公益 課堂 維吾爾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