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 策論
有一種離別,是為了更好的相聚
隨著假期的結束,許多返鄉(xiāng)過年的“上班族”、學生大軍又將離開家、離開父母,踏上外出謀生、求學的征程。這樣的離別在我們身邊陸續(xù)上演,有不舍和傷感,也有溫暖和感動。
近日,一張離別主題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迅速擴散。照片中,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媽媽把身子探進車子里,笑容慈祥,專注地看著車里的人,眼神里透著無限留戀,只是額頭深刻的皺紋和斑駁的臉龐,讓人感受到歲月的無情。
“兒行千里母擔憂……爸爸媽媽,兒子多想再聽聽你們的‘嘮叨’啊!離別時我們彼此外表都裝著歡笑,內心卻有太多的無奈和不舍,相互懷揣著淚水揮手道別,期待下次再相聚。”發(fā)微信者的這番話,引發(fā)了網(wǎng)友的共鳴。
網(wǎng)友“Hi大白白白兔子”:離家總是最凄美的道別,每每看到父母臨別時的嘮叨和叮囑,我總覺得自己還是他們那個懷里長不大的寶。
網(wǎng)友“鴛鴦袖里握兵符”:家,是最厚實的溫暖;母親,是最溫情的依靠。
網(wǎng)友“大海5995162185”:看到照片我流淚了,雖然我父母已過世,但我常常想起他們。世上的父母都一樣,他們的心里永遠牽掛的是自己的孩子。愿天下父母永遠身體健康。
離別,是為了更好的相聚
父母的衰老和孤獨,讓遠行的我們有千般不舍。然而即便如此,很多人依然選擇了別離。
有媒體評論說,節(jié)后返鄉(xiāng)離別,無需悲情解讀。筆者贊同這樣的觀點,因為離別的現(xiàn)實背景并非是悲情,而是每個個體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為了讓自己和家人的日子越過越好。
正如網(wǎng)友“本璐就是萌”所期待的,“現(xiàn)在我的小目標就是把工作做的更穩(wěn)定,然后在這里買套房給爸媽,讓他們和我一起,再也不分開”。
對于部分人來說,離開年邁的父母、稚嫩的孩子,到遠方打拼,不是不愛,而是太愛了。想讓父母活得更體面,也希望給孩子創(chuàng)造更好的未來,他們?yōu)榇朔艞壪嗍?選擇背井離鄉(xiāng),一年又一年重復著這樣的相聚和離別。離別對于他們來說,不過是為了更好的相聚。
別忘了“常回家看看”
有專家稱節(jié)后很多老人會患上先焦慮、后抑郁的“分離綜合征”。與年輕人的“節(jié)后綜合征”相比,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的“分離綜合征”更需引起重視。
在當今社會,要求孩子們“父母在、不遠游”已不現(xiàn)實。要從根本上緩解“分離綜合征”,最好的辦法是雙管齊下。一是外部力量的幫助,包括國家、社會力量及子女的共同努力。比如,把重陽節(jié)設為法定節(jié)日,大力發(fā)展家庭養(yǎng)老、社區(qū)養(yǎng)老等多種形式的社會養(yǎng)老體系等。二是老人和子女的自我調節(jié)。比如,老年人可以多參加戶外和社交活動,走出相對封閉的生活空間,提高自身適應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子女多和老人溝通,常回家看看,平時多給老人打電話、發(fā)視頻、照片等。
有一種愛,叫打開行李箱
此刻,有多少人的母親正將自家制作的臘肉、香腸、果醬等都裝進了孩子的行李箱中。而廚房里,父親正在為即將啟程的孩子做最愛吃的飯菜。每當這時,總希望時光慢點流逝,父母慢些老去。
但最終還是要離別,去遙遠的地方打拼。那里有年輕人追逐的理想,而理想中的畫面中必然有被幸福包圍的父母。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離別 父母 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