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鳥類化石中發(fā)現(xiàn)β角蛋白 遠古物種有望恢復真實色彩
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22日宣布:由中美多位學者組成的科研團隊在一項最新研究中,首次在距今1.3億年前的始孔子鳥化石羽毛中發(fā)現(xiàn)了β角蛋白。這一發(fā)現(xiàn),為復原原始鳥類和帶毛恐龍等遠古生物的真實色彩,提供了新的依據。
圖為研究的始孔子鳥化石標本。 王孝理 攝
當天,該項目研究成果在線刊登于國際頂級科學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報》。
團隊成員、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泮燕紅博士表示,復原遠古物種的真實色彩,包含很多方面的工作,其中一項就是確認化石中色素體的存在。
“對于化石表面附著的顏色,過去一直存在爭議。有的說法是色素體,也有說法認為是微生物細菌。此次通過實驗,我們確定了該化石羽毛中含有殘留的β角蛋白,而這正是色素體存在的重要依據。”
泮燕紅稱,這項最新發(fā)現(xiàn)確定了化石色素體的存在,讓真實復原古生物色彩邁出了重要一步。此后,通過色素體的排列方式和分布形式,相關領域的專家可進一步還原出遠古物種的真實色彩。
據其介紹,此次研究的始孔子鳥化石,生活在距今1.3億年前的早白堊世,以保存精美的羽毛而著稱,是中國境內已知最古老的鳥類之一。該始孔子鳥類化石標本,收藏于山東天宇自然博物館。
研究團隊對采自該化石標本的8個羽毛樣品,分別進行了掃描電鏡和透射電鏡觀察,同時與現(xiàn)生雞的羽毛在超微結構、生化反應、色素體元素能譜分析結果等方面進行了逐一對比,證實了在上述化石羽毛中確實含有殘留的β角蛋白。
此外,對比以往化石中發(fā)現(xiàn)的β角蛋白,此次在始孔子鳥化石中的發(fā)現(xiàn),足足把β角蛋白能夠保存的時代往前推進了5000萬年以上。(楊顏慈)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鳥類化石 β角蛋白 遠古物種 真實色彩 帶毛恐龍 原始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