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解析摩蘇爾之戰(zhàn):恐襲和權力爭斗風險隱現
資料圖:這是10月17日在伊拉克摩蘇爾市南部蓋亞拉鎮(zhèn)拍攝的被“伊斯蘭國”炸毀的油井冒出黑煙。伊拉克總理阿巴迪17日凌晨宣布收復摩蘇爾戰(zhàn)役正式開始。
隨著摩蘇爾戰(zhàn)役17日凌晨正式打響,伊拉克政府軍與庫爾德武裝在國際聯合陣線的支援下開始對“伊斯蘭國”極端武裝展開猛烈攻擊并迅速收復大片失地。
然而軍事行動推進的同時,一些分析人士擔心,“伊斯蘭國”的潰退可能加速這一極端組織武裝人員外流,令歐洲、北非、東南亞等地今后面臨的恐怖襲擊風險進一步加劇。
【恐襲隱憂】
17日總攻開始后,伊拉克政府軍與庫爾德武裝在北部重鎮(zhèn)摩蘇爾的東部和南部地區(qū)迅速推進,當天便收復大約20座村莊,同時打通了摩蘇爾到庫爾德自治區(qū)首府埃爾比勒市的多條通道。
盡管軍事行動讓“伊斯蘭國”離覆滅更近一步,但分析人士擔心,外逃的極端武裝人員極有可能混在難民中逃竄或回流至歐洲、北非和東南亞等地,進而伺機發(fā)動恐怖襲擊。
歐盟安全事務委員朱利安·金接受德國《世界報》采訪時說,目前,大約2500名歐洲人仍在沖突地區(qū)與“伊斯蘭國”并肩作戰(zhàn),即便只有一小撮極端分子在摩蘇爾戰(zhàn)役后回流,都可能對歐洲構成嚴重安全威脅,“我們必須為此做好準備”。
反恐分析師克里斯·菲利普斯認為,隨著“伊斯蘭國”勢力遭遇重創(chuàng),這一極端組織將進入以游擊戰(zhàn)或恐怖襲擊為主線的新階段。
“我認為,隨著摩蘇爾被收復,外逃的極端分子會混在難民潮中(在外潛伏),”菲利普斯說,“這樣一來,發(fā)生在北非地區(qū)和西方國家的恐怖襲擊將會增多。”
為此,有法國安全人士建議,參與摩蘇爾戰(zhàn)役的各方必須竭盡全力殲滅盤踞當地的極端武裝人員,不給后者留下外逃的機會。
【權力爭斗】
除極端分子外流帶來的威脅,摩蘇爾戰(zhàn)役后的另一大隱憂在于,參與這場戰(zhàn)役的各方在“伊斯蘭國”潰退后勢必將爭奪這一地區(qū)的主導權,而這恐怕將為今后的地區(qū)局勢動蕩埋下伏筆。
在伊拉克政治分析師杜拉米看來,眼下伊拉克境內各武裝力量都團結起來打擊“伊斯蘭國”,但在軍事行動勝利后,眼前的合作局面可能因各方陷入利益爭奪而崩塌。
杜拉米說,伊政府軍、什葉派和遜尼派民兵、庫爾德武裝都把“伊斯蘭國”視為最大的敵人,但這些力量相互之間也缺乏信任。當共同的敵人被消滅后,這些合作伙伴可能會立即變成對手,“各方背后的支持力量也在暗中角力,美國、海灣國家、伊朗和土耳其都想介入伊拉克政局,這樣的局面可能會給地區(qū)局勢帶來更嚴重的動蕩”。
或許正是預見到這一點,不少西方和中東國家已經著手提前“布局”。
法國外交部長讓-馬克·艾羅說,美國、英國、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等國的外長定于20日在巴黎舉行會談,商討如何在“伊斯蘭國”潰退后“重塑摩蘇爾和平與穩(wěn)定”。值得一提的是,伊朗和俄羅斯外長并未被邀請參會。
“我們等不及了,”艾羅說,“摩蘇爾被收復后會發(fā)生什么?我們需要一個行政機構來確保(當地)長久的穩(wěn)定。”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解析摩蘇爾之戰(zhàn) 恐襲 權力爭斗風險隱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