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史記·資政>新曙光新曙光
新中國第一種驅蟲新藥的研發(fā)
“安東制藥廠”創(chuàng)建于1954年7月1日,建廠初期有三個車間:分別生產(chǎn)“紅塔糖”“獸用針劑”“成藥粉”等老藥,市場銷路不好,原因是沒有適合需要的新產(chǎn)品。
郭仲文
當時的“安東制藥廠”是“市工業(yè)局”辦的小藥廠,規(guī)模小、資金少、設備簡陋、基礎設施和技術能力欠缺。在諸多困難和問題面前怎樣開發(fā)研制新藥,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主要問題。新藥的品種選擇取決于市場的需求,而研制新藥能否成功必須要以科學的方法和高超的技術為基礎。于是,我們開始千方百計尋找各種信息,在資料室里査看各種制藥雜志,選擇新藥品種。
有一天,我突然在一本雜志上看到內蒙古草原上的馬和羊因缺少“驅蟲藥”死亡率高達20%,牧民們損失慘重。正在此時,中央藥管部門又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國內急需開發(fā)牲畜驅蟲藥“硫化二苯胺”,而這次會議我廠因故未能參加,長春藥廠接受了此項任務。但我廠也可以同時研發(fā)這種新藥,誰的速度快誰就成功了。
我經(jīng)過認真思考,決定改變思路、革新方法,通過不懈的努力,我終于找到了新方法。一場看不見的競爭就此拉開了序幕。
為了搶時間爭速度,我白天參加生產(chǎn),夜晚搞科研。新藥硫化二苯胺的原料是二苯胺(進口品)、硫黃、碘片。制造硫化二苯胺必須先制成二苯胺,這種工藝很復雜,是用苯胺加壓反應,達到5千克/平方厘米,以三氯化鋁為催化劑,經(jīng)8小時化學合成則得二苯胺,再與硫黃于反應罐內加碘片為催化劑在攝氏120度反應2小時,產(chǎn)生的硫化氫(毒氣)排空,反應完畢降溫,經(jīng)粉碎便為成品。
我們在研制過程中想了許多新辦法,如用小鐵鍋置于沙上加熱,戴防毒面具和手套,用木棒來攪拌。這種方法雖簡單、適用、方便、速度快,但卻容易著火。在研制過程中,原料的配比、含量需要經(jīng)過縝密思考和計算來測定,最后化驗得出標準數(shù)據(jù)才算成功,如有一點紕漏就會前功盡棄。
經(jīng)過幾個月的煎熬和苦戰(zhàn),經(jīng)歷過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挫折,最后在失敗一成功一再失敗一再成功反反復復中得出了成功的碩果,新藥“硫化二苯胺”終于問世了。
“硫化二苯胺”是國內空白新藥,國家無鑒定標準。國家畜牧總局與中央畜牧獸藥監(jiān)察所,參照美國資料制定出國家標準,經(jīng)熔點測定不達標,(不得低于礙氏179度)回來后經(jīng)再三分析研究,重新測試終于在原料配比上找到了問題,經(jīng)過重新配比微調數(shù)據(jù)和參數(shù),這樣出來的新藥質量全面達標并通過了檢測。
繼而該藥在北京、內蒙古的呼和浩特市進行馬、羊的群體驅蟲臨床試驗,開始時驅蟲率并不理想,只有80%~90%,后來經(jīng)請教畜牧專家徐素泰教授,他說:“驅蟲藥的粉末越細牲畜腸內接觸面積越大,驅蟲效率就越高。”得到啟發(fā)后,我們將藥品經(jīng)風選粉碎機粉碎后再做驅蟲試驗,結果驅蟲率高達99.8%,藥效達到國內和國際標準,不僅填補了國內新藥空白,而且還可出口創(chuàng)匯。
(作者系原丹東制藥廠廠長;整理者張寶彥系丹東市政協(xié)文史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本版文章選自全國政協(xié)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編《共和國親歷親見親聞書系——東北老工業(yè)基地建設》)
編輯:曾珂
關鍵詞:新中國第一種驅蟲新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