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原標題:大學生假期在家都干啥?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發(fā)呆上網(wǎng)玩手機
大學生放假的主要目的就是休息,身心都需要得到放松。剛放假回家的半個月,同學聚會、晚上K歌,日子過得真叫逍遙。可聚也聚過了,面也見過了,剩下的時間都干什么呢?記者對此進行了調(diào)查。
“我已經(jīng)在家里宅了快10天了,每天睡到自然醒,吃點東西后上網(wǎng)打游戲,家里來客人了就倒水、洗水果,其他大部分時間都交給手機了,微信、微博、搶紅包、上網(wǎng)買東西。老媽做飯,老爸洗碗,基本上天天這樣”,在四川成都上大學的小五對這樣的狀態(tài)似乎很享受。跟學校的生活比起來,吃得好,睡得好,而且不用早起上課、寫作業(yè)。
事實上,小五的假期生活并非個例!西安某大學大四學生小劉回到白銀的家里,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每天干得最重的家務(wù)活也就是掃地拖地,這還是父親“強制”他干的。除此之外,他的“親人”就是手機,以至引起他的媽媽無數(shù)次地抗議:“你回來看手機比看我們多幾千幾萬倍,讓我跟你爸變成你的手機算了。”可是,放下手機,小劉也很困惑,不知道跟爸媽聊點什么好,因為平時在學校通過微信聊得多,爸媽基本上掌握了他的學校生活,一起坐上半個小時氣氛反而比較尷尬。跟記者說起這些情景時,小劉也會感慨一番,“他們單位的事我不感興趣,我的圈子就這么大,真的找不到共同語言,我想這就是大學生為什么即便回了家也抱著手機的主要原因吧?”小劉說,他的同學中,在城里住的大部分跟他的狀態(tài)是一樣的,相反農(nóng)村的同學反而假期過得比較累。因為這些家庭基本上都是爸爸在外打工,媽媽一人在家,他們回去必須幫媽媽干家務(wù),家里家外都得幫忙。所以他們一個宿舍的男生在學校時微信圈活躍得很,一回家就像消失了一樣。
面對孩子的這種懶散狀態(tài),父母心里的滋味估計好不到哪里去。“不放假盼著回來,回來了盼著他趕緊回學校。一個假期他跟我們說話竟然沒有超過50句,這還包括‘今天吃什么’?說實話,他之所以這樣,我們也在反省自已,從小學到高中,是我們不讓他干任何家務(wù),現(xiàn)在到了大學他怎么可能突然有這個意識?怎么可能會體諒我們?”
開學進入倒計時了,大學生的改變是不是也進入倒計時呢?
編輯:曾珂